第223章 懒人缂丝法 得想办法偷懒啊!……(第2/2页)
说出来的话没一句是我爱听的。
“厂长,你也看出来了?哈哈,我爸也说我跟我表哥很像。”
秦想想:“……”
行吧,这周振邦大概也是个“铁邦邦”。
秦想想此时缂丝的图案是一副十分繁复细致的牡丹图,整幅作品大概是一副书画作品的大小,需要的工时却相当漫长。
古代一件龙袍需要匠人们花费一年时间制作,这绝不是开玩笑的事,而是真实事件。
当然,现在没有皇帝,也不织龙袍,到也没必要那么小心翼翼。
这缂丝工艺,也和真丝一样,不是适合普通人的奢侈品。
秦想想:“想想古代那些缂丝作品,再看看我眼前的……这得做到猴年马月去?”
得想办法偷懒啊!
秦想想一心二用,手上继续动作,却在脑子里琢磨着搞点“偷工减料”的方法。
纯缂丝作品复杂,但是古代也有把缂丝和刺绣以及彩绘融合起来的纺织物,其表现力会更加多样化,也省点事,因为其中缂丝工艺最复杂,一共要经过十六道工序,十分精细,如果能用刺绣顶替一部分,能减少很多工时,而用彩绘……则更大的节省工时。
怎么在保持美观的同时,尽量节省工艺制作耗时?
秦想想这条咸鱼,在别的地方没什么主意,但在偷懒这一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拼接、刺绣、缂丝、彩绘……怎么融合在一起最省事,还要够“漂亮”,太丑了的话,作精想想表示拒绝。
其实古代的缂丝作品秦想想也不是特别喜欢,适合做成袈裟一类“华丽耀眼”的东西,工艺太过于“艳丽”,现代人审美不喜欢过去的艳丽。
并且这时候色彩表现多样化,已经能够染出丰富多彩的颜色。
休息的时候,秦想想站在窗边,突然看见了窗外阳光透过树叶投下的光影,她的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一道合理偷懒的灵光。
“陆师傅,我觉得缂丝也没必要跟以前那样,织得那么满,可以像影子一样,若隐若现的,还能省点丝线,也能省些功夫!”
秦想想:“而且……缂丝经常用来作画,古画又有虚实相生的道理,大概都喜欢那一份朦胧之感。”
“很多颜色也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喜欢高饱和度的靓丽颜色,喜欢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号,或者是哑光色……”
“对啊,其实丝线也是,也可以和仿真丝一样,做酸碱处理,用酸处理丝线,降低反光度,从视觉上能做到一种深浅过度?”
……
秦想想想到了这个偷懒的好主意之后就开始动手去干,陆师傅看她和“养猪沈教授”凑在一起处理丝线的样子,看得她直抽气。
沈教授很有钻研精神,陪着秦想想捣鼓出了一种“哑光丝线”,这种丝线经过测试之后,对人体皮肤无害,并且哑光丝和亮光丝相对比,增加了几分层次感。
捣鼓出这玩意之后,秦想想就开始研究新的“偷懒缂丝法”。
秦想想:“这才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理化还能用到织布缂丝上!”
古代的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以及水墨晕染,光影过度的朦胧美,而秦想想此时研究的“偷懒缂丝法”,恰好适合复刻水墨画。
采用稀疏缂织以及交替使用不同光泽度的丝线,能达到更好的水墨晕染效果,更加有层次感,远看效果逼真,近看细节丰富……当然,最主要的是,省时省力,工时和材料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秦想想:“这就是我发明出来的懒人缂丝法……等等,不行,我得取个好名字,不能这么直白。”
“晕染缂丝法,水墨缂丝法?嗯,我这就叫’影缂法‘。”
秦想想:“我这影缂法,不跟传统缂丝一样具象华丽,适合展现水墨画意境,比缂丝更懒惰,比刺绣稍华丽……这玩意画龙点睛添加到衬衫上,一定很好看!”
“而且还真的挺有艺术感。”
秦想想动手打板给自己做衬衫,版型更加收腰利落,左侧胸口上方,用“影缂法”织上小巧精致的缠枝花纹,端庄大气,又带着点儿现代化的时尚。
秦想想心道:这么好的衣服,我就自个儿笑纳了。
“你这衣服……”陆素心在见到秦想想亲手做出来的衬衫时,已然惊呆了。
陆师傅摩挲过图案:“这真漂亮啊!”
现在没有了王公贵族,没有皇帝需要穿龙袍,缂丝这种工艺不适合为普通人服务,而眼前这种改良过的措施,保留了几分缂丝的重工,又增添了现代的简约,还带有几分水墨画的朦胧。
“你做出来的衣服真好看。”
秦想想心想:给自己做的当然用心好看啦!
当厂长不就是图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