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想想严选 必出精品。
一九七七年开春。
春日早晨的太阳如同一枚巨大的鸭蛋黄, 从海面薄雾中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逐渐泼洒向飞燕纺织厂厂区的每一个角落。
工人们穿着深蓝色的工装与厂房灰色的墙壁融为一体,角落里盛开出迎春花明晃晃的金黄, 这样的点缀, 就像是女工们脖子上系着的彩色丝巾。
纺织车间里传来规律的机器轰鸣声, 食品生产车间飘出香浓的气息, 早班和上通宵夜班的工人们互相热络地打招呼,前者刚从食堂里出来, 后者正满怀期待的奔向食堂。
“赶紧去, 今儿早上的烧麦好吃!”
“每次上完夜班,都要打包几个回去给俺妞吃。”
“喏, 我这还有个新鲜的茶叶蛋,要不给你垫垫肚子吧。”
……
春日中的飞燕纺织厂,不是冷冰冰的严肃工厂, 更像是一个庞大、忙碌而又充满温情的大家庭公社。
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力量, 与工厂里蓬勃的创造力交相辉映, 不知不觉间,这个曾经新生的海岛纺织厂,一步一步即将走进第六个年头,再等个四五年,就是十年老工厂。
时间过得真快呀!
冬日里的仿毛呢短大衣卖得好, 被外贸公司钦点作为标杆推荐上广交会的重磅席位,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其实在化纤仿毛呢、化纤磨毛工艺上,是处于较为领先的阶段。
此时国际上的工艺都不太成熟,这款仿毛呢短大衣具有很多优势,当然, 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相当便宜。
除了这款冬大衣,秦想想还让厂里人钻研出了一种针织喇叭裤,是用化纤丝仿手工渔网编织,做成喇叭裤的样式,裤脚绣上浪花图案。这种喇叭裤弹性极好,方便运动,而且样式新奇,很受女工喜欢。
在这一次春季广交会上,靠着短大衣和喇叭裤,拿下了更多外贸订单,秦想想照例打申请,年复一年的哭穷,要求引入更多的机器。
每次都是狮子小开口——总要磨蹭到不少好东西。
“不要到好东西,那咱们厂里做外贸可太亏了!厂里做外贸外汇留成少,很多纺织厂还不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嘿嘿,做好了的话,成为创汇先锋,自然能提不少要求,为了国家创外汇,机器当然得优先供应,这是她们应得的!
这年春天带给秦想想最大的惊喜,则是她挖掘出来的钱美英。
钱美英曾经只是个普通的纺织女工,家里不太富裕,负担重,她吃喝都比较省……一般普通工人在飞燕纺织厂的食堂,很难在伙食上节省下来,那需要极致的毅力,才能忍住美食的诱惑。
大多数人都忍不住。
而钱美英则用自己制作出来的酱菜,抵抗住食堂新鲜热食的诱惑,旁边桌子吃工厂食堂的卤猪肉,她在旁边吃自家酱菜,吃得岿然不动。
这样的人物,别的人笑她穷笑她寒酸,但却深深吸引了厂长秦想想的注意。
秦想想在吃的方面好奇心重,主动跑过来说要尝尝酱菜,她尝了之后,登时惊为天人。
于是她觉得眼前的钱美英绝对不能埋没在纺织厂的车间里,食品厂,或者说是纺织厂的食堂,才是她真正的出路。
“秦厂长,我这……我这酱菜有什么出息的,我这就是家里负担实在太重,想要省点钱,别的我都不懂。”
“这个菜下饭吃,也不大好吃,您就是吃个新鲜。”
“如果我手头宽裕,我当然想吃卤肉,谁想吃腌咸菜啊!”
秦想想:“腌咸菜也有腌咸菜的学问,你在这方面是有大学问的人!”
“你做出来的酱菜能造福大众!”造福她秦想想的嘴巴唇舌。
在秦想想的鼓励下,钱美英开始试着研制一些新酱菜,并且这些酱菜还得深深根植于岛上本土食材和厂里的副产品,遵循“好吃、耐放、有特色”等几个原则。
钱美英最先开发出一道“蟹糊糟鳓鱼”,这是用小梭子蟹、鳓鱼、酒糟、粗盐、花椒等食材制作出来的下饭酱菜。
曾经的秦想想对三抱鳓鱼印象深刻,而钱美英利用鳓鱼做出来的这款酱菜,更是独具特色。
味道咸鲜辛辣,口感糜烂,层次感丰富,简直是岛上的下饭神器。
唯一的缺点就是……嗯,气味冲人。
但这就跟臭豆腐一样,越臭越香越迷人,味道好吃的不得了。
这道“蟹糊糟鳓鱼”还是属于重料酱菜,另外一道大众点的,则是“海虾菇笋酱”,用海虾,春笋丁、香菇丁以及豆豉和辣椒,做出来的海虾菇笋酱,味道受众最广,虾油浸润出浓浓的鲜香,菇笋多汁,用来拌面条,夹馒头,炒菜……好吃的不得了。
最便宜的一款下酒菜,则是钱美英制作出来的“酒香海带结”,使用工厂里自己酿造米酒的酒渣,以及蒜瓣、白糖,还有厚海带等食材,制作出来带有酒香味的海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