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高考 高考录取通知书——到了!……(第2/3页)

也有很多人不先吃鸭掌,捞里面大块的土豆块以及香芋条吃,粉粉糯糯的土豆块,浸满了高汤的美味,香芋条同样是油炸过的,吃进嘴里在汤汁中化开。

最美味的还要数油豆腐——厂里自制的油果儿,也就是油炸豆腐,白嫩嫩的豆腐,油炸成了金黄色的果子,表皮变得有韧劲,用筷子轻易戳不烂,这么直接吃还不入味。

需要用筷子把油果子戳开,里面的豆腐泡立刻如同海绵一般,吸满了螺蛳高汤,吃进嘴里,迸溅开汁水。

海带结解腻,石螺剪开了屁股,轻轻一吸,就能把石螺肉吸出来,用不着牙签,品尝这类的螺蛳,就得直接用嘴,先吸一口螺蛳口上的饱满汤汁,再把螺蛳肉吸出来。

高汤浓郁鲜香,鸭脚软烂脱骨,入口即化,一口口丰富的胶质黏在嘴里,是寒冷冬日里最顶级的慰藉。

飞燕纺织厂的职工们围着锅子,吃得满头大汗,在这一时刻中,忘记了考试的紧张,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嘴里不约而同的抛开了考试的题目,变成了“咱们厂这些年……”

都是对过往共同生活岁月的怀念。

张大勇最先站起来,端着一碗米酒,声音洪亮:“厂长!我敬您一杯!没有您,就没有咱们厂,也没有咱丫头能进合唱团,还有我老张,这辈子都不敢想还能进入高考考场。”

没错,这张海燕的爸爸竟然也报名参加了高考,属于年龄相对较大的职工之一。

他说完了话,将手中的米酒一饮而尽,食堂里橘黄色的灯光之下,他的眼角有泪光闪动。

其他的人也纷纷跃跃欲试等着站起来。

秦想想裹着一件军大衣,手里端着搪瓷缸,里面是红枣桂圆茶,她感到头大,不喜欢这种敬酒的场合,没完没了了。

“行了行了,都少喝点,明天还得上工呢。”

“我就以茶代酒,回敬大家。”秦想想抿了一口茶,“考完了,大家夜里开心,都好好的聊聊天,热闹热闹,不用在意那些礼节,放开点吧。”

“很多人这一次别过,将来千山万水,难再有见面的机会,好好珍惜今天共同度过的一个夜晚。”

随后,周文清、赵红梅、孙建安、李爱华等参加高考的职工,纷纷上前来,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激。

秦想想点点头,慢慢品着茶,偶尔搭几句话。

食堂里的气氛燃到了最后,不知谁先唱起了歌,很快就变成了集体大合唱,歌声在充满温暖的食堂里回荡,这里没有云杉木的共振,有的是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在歌声之中,淡淡的离愁别绪如同轻烟一般在人群中弥漫。

所有的工人们都明白,等到录取结果一出来,很多人都要各奔东西,去往天南海北读大学。

曾经过往在工厂里的一切,燃烧的锅炉房,嘈杂的纺织车间,云杉木的排练厅,食堂里的卤肉……还有美丽的秦厂长,这些都将成为记忆。

高考之后填写志愿,秦想想填了清华北大以及华东纺织大学,主打一个瞎几把乱填。

她并不觉得自己能考上清北,但是随大流,填一个。

“万一你考上清华怎么办?”黎剑知也接到了自己即将去沪市进修的确定通知,他要去的是团师班,学完了之后,他应该就会提拔成副师级别干部。

而老婆秦想想填了清华北大!“你忘了你在岛上,还有在沪市有两个厂吗?难道你想去首都再开个分厂?”

秦想想无言以对:“你真觉得我能考上清华北大?”

黎剑知:“说不定你就考上了。”

秦想想喝一口热茶:“你们对我真有信心。”

黎小胖这时候带着妹妹去挖冬日里的大包菜,特别甜,妹妹穗穗怀里抱了大白菜,还有一筐暖呼呼的鸡蛋。

“等去了沪市,没地方养鸡种菜了,得天天去市场买菜。”

秦想想跃跃欲试:“等我把食堂经营好。”

黎剑知:“……”

“我小胖团长终于毕业了吗?再也不用养鸡了?”黎小胖感到唏嘘,家里的菜地和鸡窝这些年都是他来照顾的。

“把家里养的鸡都吃了吧。”

黎小胖同志读中学,妹妹穗穗读小学,黎剑知盯着儿子,“小胖,你好像瘦了些。”

黎小胖:“妈,听见了没,以后我要多吃点,我都瘦了!”

秦想想:“……”

半大小子,这会儿全都是变成饭缸的时候,而黎小胖同志反而破天荒的瘦了,吃得多,成长消耗的也多,并且他还变得白嫩了。

“吃吧吃吧,又没拦着你吃。”

一九七八年早春,那是二月底的一个午后,春寒料峭,海风吹得缓缓,淡淡的阳光泼洒而下,带来阵阵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