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讨好我 就给我看这个?
曾经繁华一时的上浦纺织厂, 到现在成了被时代遗忘的角落,厂区坐落在老城厢里,像是一个穿着旧时代棉袍的老人。
厂区离居民区并不远, 却被一道高大的白色砖墙团团围住, 墙头上甚至已经长出了野草, 在初春的寒风下摇摆。
这堵墙的另一边, 是炊烟袅袅的居民区,墙根下堆着不少垃圾碎砖头、牛皮纸、碎报纸, 像是一块突兀的“牛皮癣”, 孩子们白日里在墙根下嬉闹玩耍。
厂区内,长满了高大的法国梧桐树, 老车间外墙上是枯萎的爬山虎。
空气里有一股弥久不散陈年棉絮的气味,仓库里,积压着乱七八糟的大量陈旧纺织物, 如同一个巨大的坟场, 一些积压品, 甚至是建国前的旧东西。
整个工厂都充斥着一股行将就木老年人的气息,与刚建成不足十年的飞燕纺织厂,形成巨大的对比。
听说新厂长要来了,整个工厂要改名,厂里升起了一股“送葬”的悲伤死意。
大家都是“送葬”的, 除了送葬的,还有四股“医闹”势力, 准备对付新来的“医学专家”——新厂长秦想想。
改革也就意味着“动手术”,开膛破肚,把腐败病变的器官切除,谁敢保证自己不是被切除的那一块呢?谁又能保证真的能医好呢?
这四股反抗势力包括以八级技工老师傅葛大山为主的技术保守派, 是厂里的技术权威,葛大山为人耿直古板,虽然技术高超,却早已跟不上时代,他内心害怕自己被取代,更看不起新生的织造方法,仍然固守老一套。
“葛师傅,这是我托人买来的’状元大衣‘。”
葛大山皱着眉头:“这衣服看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当年见惯了好东西。”
“但是只要这个价!”葛师傅的徒弟报了个价位,葛大山登时愣住了,这么厚实?这么便宜?这种新型的复合面料让葛大山大为震撼。
“师傅,我试过了,穿起来暖和着呢!”
葛师傅攥紧手里的衣服,售价这么低,到底成本多少?生产损耗多少?而且这个面料的技术……哪怕葛师傅嘴上不说,心里已经对飞燕纺织厂的新技术产生了好奇和敬畏。
更想见一见秦想想这么一位年轻的女厂长。
上浦纺织厂第二股反抗势力则是以原副厂长为首的刘满福。刘满福是个关系户,纯靠裙带关系当上了副厂长,掌管工厂后勤和一部分销售处理,是油水充足的位置,也是原先厂里吃回扣,磨洋工的代表。
哪怕曾经上浦纺织厂年年亏损,这刘满福自己肚子里可不亏损……这新厂长一下来,他的好日子就到头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捞特捞。
于是这刘满福煽动好些人马抵抗新厂长,坚决反对改革,反对合作。
“这秦想想年纪才多大?我吃过的盐比她走过的路都要多,她能斗得过我们?”
厂里的第三股反抗势力则是以知青工头王有有为首的“激进青年派”,带着一帮子回城知青,这些人在厂里有生产干劲儿,但是怨气也特别大。
因为他们年轻,待遇差,干脏活累活,还要被老工人欺负辱骂嫌弃诋毁。
尽管有一腔干劲,偏偏没技术没能力。他们这群人最期盼改革,王有有计划带头闹事,目的倒不是逼退新厂长,而是希望新厂长能给出明确的待遇承诺。
“王哥,听说那飞燕纺织厂的工人能免费上课堂,还能考大学?真的假的?以后咱们也行吗?”
“这秦厂长给工人的福利可好了……”
“现在还不清楚,万一把咱们当后娘养的对待……”
最后一股反抗势力则是厂办主任孙有道为主的行政敷衍派,孙有道成天笑眯眯,最擅长阳奉阴违,喜欢用规章制度来给人下绊子。
新厂长到来,孙有道准备以各种规章,以及积压的公文来困住新厂长。
“……一定要配合秦总厂长的一切工作!”
“如果你干不好,那就退位让贤吧,重要的位置,应该留给年轻人来做,上面强调了,以后要干部年轻化……”
新厂长还没到,孙有道却接到了好几个轻工局领导打来的督促电话,语气里充斥着对他的不满。孙有道意识到,别说是为难新厂长,自己才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上面安排了明天新厂长过来开会,要怎么应对?”
在得知新厂长“终于”要来的前一天,这四大势力都各怀心思,严阵以待。
葛大山带着工人们,在车间里把曾经的进口老织机擦了又擦;孙满福则在办公室里焦躁的来回踱步,思考各种应对方法,比如利用“老沪市的规矩”,工厂“复杂的人情网络”,来给新厂长下软钉子,再或者,他要骗取新厂长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