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虚空大饼 厂长,你还记得你是来收拾烂……

飞燕二厂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扫除, 不仅是厂内,厂外围墙边堆着的垃圾,也全都清理过一遍, 秦想想说在墙边搞绿化, 种上一些简单花花草草。

也不过几天的功夫, 工厂又发生了惊涛骇浪的变化。

尤其是王有有等青年工人, 最能感知工厂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 则是夜里的灯光, 厂里统一换了新灯泡,明亮的灯光方便了上晚班和夜班的工人, 眼睛看东西不再那么吃力,摔跤的情况也少了。

工厂全都换成了暖色的布料窗帘,带着清新洗涤剂的味道, 让冰冷冷的车间, 仿佛也带上了一丝家的温暖。

下午三四点交接班的时候, 广播里响起美妙动听的民族音乐,热腾腾的绿茶芳香四溢,老师傅们端着茶缸,坐在石阶上眯眼睛听小曲儿。

“这女厂长就是不一样,咱们秦厂长懂生活, 怕咱们工人累着呢!”

“休息好了,才更有精力上工啊!”

彻彻底底的大扫除后, 墙角再也不见蜘蛛网和黑乎乎的虫点,厕所里不再恶臭煎熬,带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工人们也仿佛更自觉的讲卫生起来。

工厂的环境焕然一新,在这个春天里和枯树上新抽出来的绿枝一样, 带着勃勃生机。工人们干着活,心情舒畅多了,更是有一股自豪感溢满胸怀:“咱们厂现在,看着比家里都要干净亮堂!”

“新厂长来了之后,咱们厂里变得多好啊,明亮、干净、温馨,还有音乐和茶香。”

他们都不知道,这些变化来源于咸鱼想想对一本恐怖小说的恐惧。

而这时候的秦想想,终于心安理得的在亮堂堂的办公室里,摸鱼把她那本《一只绣花鞋》给看完了。

“这下可就舒服多了,总算是阳气充足,少了鬼影重重。”

厂里的李书记这时候兴致冲冲地跑过来,语气激动道:“秦厂长,您这几招可真是太神了!现在咱们厂里工人干劲十足,明明也没什么特殊举措,瑕疵率都少了,生产质量可见式提高呀!”

“而且大家都说您心细,体贴大家!您把工厂管理抓得好呀!”

“就您这样的人物,哪还需要去学校上课,您就应该去大学里当教授,去教教那些老古董!”

“论管理工厂的经验,他们还得向您学习!”

还没从书里出来的秦想想一脸茫然:“啊?什么管理经验……上课……”她顿了顿,“没什么,现在这样就挺好。”

李书记的话提醒了秦想想,这会儿大学早就开学了,不过秦想想摸鱼没有去上课,她得到了准许,平日里可以不上课,但要参加期末考试,学校给她颁发文凭。

即便是这样,秦想想也该去学校上上课,但她拖延癌,刚开学的课,其实不听也罢。

现在飞燕二厂,才是最佳宝贝!能比学校里的东西学的更多!

仓库里的东西,要慢慢研究。

除了这个,宁成才这个家伙,最近也搞出了新花样,他对工厂积压的布料进行了一番改造,以前那些灰扑扑的涤纶,被他染成了大胆的撞色,而一些卡其布,也被他剪裁成几何面,拼接成了小枕头,靠枕,帆布包……这些竟然意外在友谊商店畅销。

“这些小枕头都好漂亮啊,咱们工厂能自留吗?”

“我喜欢这个手提包,不过……拿出去买菜是不是太打眼了?”

“我远房亲戚都夸这布包洋气,还想找我买呢。”

……

秦想想又把冯小小安排去了生产线参观,让她记录每天遇见次品布的问题,以及各种机器的小毛病,让她全都记在本子上面。

冯小小最有耐心,她也热爱干这事。

“秦厂长这要求也太好了吧,跟我以前那师傅完全不一样!”

“小问题也记下来?好,我全都给记下来!”

冯小小记录下来各种问题细节,恰巧是老师傅们习以为常,懒得去管的小毛病,而秦想想则把这些小毛病归纳总结,统一处理,提高生产效率,让产品的次品率下降。

秦想想没有急着在飞燕二厂开发新产品新布料,而是集中在找瑕疵,降低次品率上。

以她之前对飞燕二厂的判定……机器有问题,工人生产有问题,出瑕率太高,生产啥都白搭,浪费原料。

秦想想都 嫌辣眼睛。

而在这种时候,不生产,才是一种另类的“赚钱”。

潘婶子,史开北,宁成才,冯小小,这几个人都逐渐在厂里发光发热了,看来她找来的奇葩卧龙凤雏,虽然奇葩了点,但也很有用。

再来就是飞燕一厂和二厂的“互通有无”,海岛上的飞燕一厂拥有各种生鲜农渔产品,诸如海带、海鱼、腊肠、酱菜、咸鸭蛋;而沪市的二厂,则也有各种城市资源,比如老旧的库存,民国时期的旧蕾丝花样,纽扣,西装旗袍,以及各种亮片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