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小洋楼 这是买房还是给自己请个祖宗?……(第2/2页)
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开启了看房之旅。
他们选择先去看侨汇房,秦想想特意去打听了带花园的那种小洋楼,得到了心塞的答案:“还是没钱啊,黎剑知,一套二三十万,买不起。”
买一套一室一厅的公寓,也就一万出头,可他们一大家子,现在公寓比较小,不适合他们一家六口,秦想想便想到小洋楼,想到洋楼,就想要带花园的三层小洋楼……这欲望节节攀升。
“真想要啊?那咱们把钱凑一凑,也能买得起。”
秦想想闭了闭眼睛:“还是算了吧,瞎猫碰上死耗子,天上不会掉那么多横财,反正……给我一张床就够住了。”
“那么贵的房子,压力太大,我只想躺着一动不动。”
说是这么说,但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夫妻俩打听到了一套特殊的小洋楼,是一栋老式小洋楼,一共有三层,附带一个约莫六十平的南向花园。目前售价十万,屋子的原主人在国外,房子里留着一位六十岁的独居老太太,是房屋主人的远亲。
这套房子出售的特殊要求就是,老太太对房子有感情,要留在房子里居住,继续照看花园直到生病去世。
房子的原主人大概就是随缘卖房,可卖可不卖,让老太太一直住着。
“这个价格挺实惠,不过听说老太太脾气不大好,之前也有人来看过房子,愿意买,但是老太太不答应,得获得老太太认可,才能买下这栋小洋房。”
秦想想一听这价格十分心动,但是听说具体情形后,立刻否定:“这是买房还是给自己请个祖宗?真麻烦。”
黎剑知:“来都来了,去看看,我带了相机,给你们母女几个拍照。”
“这些老式小洋房,别的不说,风景很漂亮,就是季节不大好,等春天来的时候,花园里就漂亮了。”
他们看房的时间不巧,在冬天,沪市的冬天,空气里浸润着一种南方特有的,灰蒙蒙的湿冷,像是泡在雾里一样,有着张爱玲小说里的黏腻阴湿感。
阳光是浅浅的金色,勉强铺在光秃秃的梧桐树上。
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被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引路,来到了一扇深绿色的铁门前,门上有着脱了漆的黄铜门环。
黎剑知穿着一身军大衣,身姿如松柏般挺直,秦想想穿了件驼色大衣,内里有羽绒马甲,黎青峰则是藏蓝色短大衣,三个女儿穿着同色小棉袄,都是秦想想亲手制作的。
秦想想在手心里呵了一口气:“这种天气出门真是麻烦。”
“房子就是这里了。”男人打开略微沉重的锁,吱呀的铁门被推开。
六十平的花园,在冬日里草色枯黄,却也能看出被人精心修剪过,剪得十分整齐,宛如一层厚实的旧毛毯。角落里有一棵桂花树,和梧桐树一样,叶子落尽了,剩下简单的枝干,树下有一张雕花圆桌和雕花椅,桌上落着几片干枯梧桐叶。
风吹过,落叶嘎吱响,无数条光秃秃的玫瑰枝条在风中摇曳,枯死的花藤还缠绕在白色的栅栏上,浅黄色的三层小楼,在冬日里显得寂寥,却也能从简单的风景中,畅想春日里的繁花锦簇。
“这要是在春天肯定很漂亮……”秦想想望着眼前的景象,内心又可耻的摇摆心动了。
可买了房子,还得给麻烦老太养老,无疑请个祖宗,要不还是算了吧。
“十万的价格,确实很便宜。”黎剑知点点头,眼前这栋小洋房,放在以后,没有一个亿都买不下来。
秦想想:“???便宜?你少来!”
眼前这房子,也太刺激人了,秦想想从小住在工人新村,家里两间房,拢共也就二十来个平方,后来有了三个房间,也就三四十平,哪怕现在往上建了两层,三层加起来,才勉强凑出一百多平。
眼前这栋房,一层都至少有一百多平,更别说是三层,还带六十平的花园……真是富贵逼人呐!
他们走进院子后,正屋厚重的橡木门也被人拉开,一个穿着深色棉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站在门内,老太太不年轻了,却能看出年轻时候是个出众的美人,她的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像是浸了水的玉石,温润而锐利。
“这位是容姨。”
容姨没有说话,而是点了点头,打量起新来看房的一家人。
容姨的家族曾经是上海滩知名的丝绸商人,四五十年代后,大部分家族人口都移居海外,而她因故留下,容姨对各种丝绸面料如数家珍,并且掌握一手几近失传的古法旗袍剪裁手艺。
她的目光扫过年轻的夫妻,最后落在几个小女孩的衣物上,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