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报喜燕 其他兄弟单位坐不住了。……

巧手坊的建立非常迅速, 很有部队风范,差不多两三天时间搞定,地址选在海军基地家属院东侧, 由一座闲置的旧仓库改造而成。

仓库外墙被几个比较积极的军嫂亲手刷上了代表大海的蓝色油漆, 边上更有诸如“劳动最光荣”“巧手织梦, 勤劳拥军”之类的标语。

门口由几个小战士帮忙修筑了斜坡, 方便推车进入,仓库前后门都大开着, 通风散味。

“以前总看他们天天给船刷漆, 今天咱们也刷一手。”

“真要你去给船刷漆,你怕是不乐意。”

仓库左边是后门的位置, 被设定成纺织区,连续摆了十几台缝纫机和两台锁边机,都是飞燕纺织厂挪过来的旧机器。

仓库右边, 也就是大门的位置, 一进入是漂亮的手工区, 长条桌上堆满了玩具燕子和玩具熊的填充棉,彩线等等材料。

角落里秦想想让设置了一个“育儿处”,考虑到很多军嫂家里孩子多,平日里需要照看孩子,这育儿处专门有两位家属负责帮忙照看孩子。

育儿处还摆放着一些飞燕纺织厂食品生产车间里生产的小零食, 海苔,手指饼干等等。

“小陈家里比较困难, 多分点材料和任务给她……”王大姐手上拿着花名册安排任务,她是真没想到,这个“军嫂巧手坊”就这么两三天办成了。

秦厂长也忒迅速了。

其实对军嫂就业创收帮扶这几年一直都有,但大多草草收场, 干个几个月,可能事情就黄了,大家也都不太当回事。

比较稳定的,还得是正经的职业,或者在小夜市摆摊,再或者厨艺好,开个私人小灶,偶尔给军官士兵们加加餐……这种才最持续稳定。

不过,拥有好厨艺的军嫂,到底少之又少,很多人做菜,还不如食堂大锅饭。

“这巧手坊能做几天?”

很多人心里都打个问号,能干一天是一天呗,也算是打发时间。

从巧手坊建立开始,大家都不太抱有期望,以为跟之前大部分情况一样。

马秀芬更是当众嘲笑:“这巧手坊也就是给‘秦厂长’刷政绩搞宣传的,搞到最后肯定一地鸡毛,你们就等着看吧,”

秦想想这时候在巧手坊仓库里,教几个有缝纫做衣服经验的军嫂制作“海军小衣服”,这衣服给抱抱燕和玩具熊穿,制作成“军营生产版”。

“也就是咱男人穿的衣服的缩小版?给这‘报喜燕’穿?”

秦想想:“抱抱燕。”

“哦,报喜燕。”

秦想想:“……”

随便吧,无所谓,胡乱喊吧,早已经不止一个人把她的抱抱燕喊成报喜燕。

“给男人和孩子做过不少衣服,还是头一回给玩具娃娃来做……做小军装呢。”

“我要做一套玩具水手服。”

……

纺织厂内部的老师傅,擅长制作旗袍和西装,但若是让他们制作军装,那可就一窍不通了,而这些军嫂正相反,尤其是一个姓刘的老军嫂。

“这么十几年来,每年发下来的军装都有细微的不同,不过我都记着,我都不知道给我男人补过多少衣服……”

“五六十年代的我都记得。”

“我男人刚参军那时候第一套……”

……

就这么回忆着,给燕子娃娃打板制作小军装,很快,就制作出了十几件,这下秦想想犯了难,“好像这一身不错,这一身也不错,这个水手服也不错……”

王大姐:“哎哟,我喜欢这个!我侄女穿的就是这个海军装改的背带裙,蓝色的,可好看了,她妈手巧给她做的。”

“这衣服都挺好的,秦厂长,等将来我赚了钱,我能不能自己也买个报喜燕?”

“买,都能买,这就是我们厂生产的玩具。”

“那我也买一个!等我赚到第一笔工资,我就买一个,拿回去给孩子玩……可能还要买好几个!这小衣服我就自己给它做好几身。”

“那我也买。”

秦想想无言以对:“……”

眼前这些军嫂们已经乌压压聊起来自己要买几个了,这个说要买两个,那个说要买三个,还有个说要买“五个”。

“老家的亲戚差点给忘了,给老家亲戚寄两个过去,报喜燕,喜庆啊!”

“你说得对!差点忘记老家。”

“那我也至少要买五个!”

……

看着眼前如此热闹的场面,秦想想手撑着脸,心想你们到底是来赚钱的还是来花钱的,这都还没开始干活,燕子直接“自产自销”了。

不过,她也承认,眼前的军嫂们说得对。

她秦想想要买“十个”!

“既然大家都喜欢叫报喜燕,那着个海军版的燕子娃娃就叫‘报喜燕’,听起来吉祥喜庆,是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