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厂办窗口 事情的发展,却渐渐的诡异起……

没想到“拖延”真的有用?

“今天特区刚颁布了一个临时新规定, 要严厉打击利用外贸合同进行金融欺诈的行为……我们也是出去一打听,才知道竟然还有这种事情。”

类似于飞燕纺织厂这类的内陆国营工厂,以前在国内都是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经营, 来到特区里, 全都是“傻白甜”, 哪知道特区里还有各种“套路”。

这里有无数的机会, 也有无数的陷阱,港商邵云亮就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王有有这会儿后怕不已, 同时他非常敬佩自家厂长:“厂长, 您是不是早就看穿这是个圈套?”

秦想想:“……”

说不准,反正她这种咸鱼就碰不上省事的好处。

在鹏城待了几天, 秦想想也发现特区其实不太好混,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这边粤籍川籍湘籍之类的更好混, 他们直接过来, 还是有点单打独斗了。

再加上鹏城还有不少三来一补工厂, 这些工厂的厂长,在经济特区里混了两年,早就混成人精了,特区政策,暗含的潜规则, 以及人脉网,早就把这些摸透了。

而秦想想他们呢, 孤立无援,不太熟悉特区政策,眼前遍地都是“坑”。

秦想想感觉到有点心累,已经打了退堂鼓。

对于咸鱼来说, 放弃根本就不是问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进口化妆品之类的,她也都买到了,哪怕自己研制化妆品生产线,回到沪市,回到自己的地盘,明显更加方便快捷。

而不是在这一片浑水里挣扎。

做好了“打道回府”的准备后,我们的秦厂长浑身轻松,终于得了个空,把电话打去了海军基地,联系上死鬼男人。

“黎剑知,这里好热,太阳好大,我想回家了……”秦想想抱怨说:“而且骗子特别多,差点就被骗了,让我们签包销合同,实际上是想骗贷款。”

“嗯,你辛苦了,踩了坑也别怕,这都是学习的机会。”

学习?学个屁呀!

“黎剑知,我想回家啦,坐在大排档里穿着人字拖花衬衫喝啤酒的生活不适合我。”

黎剑知错愕:“噗——”

万万没想到。

他想过老婆秦想想爆炸头烟熏妆露脐装的样子,愣是没想过她穿人字拖沙滩裤花衬衫的模样。

“那就回来吧。”黎剑知微微一笑,沪市的发展要比鹏城慢一点,毕竟经济特区是先行示范点,有了各种成功的经验,沪市这种特大城市才能制定更好的发展规划,等到沪市快速发展,要等到几乎九十年代了。

反正也是不着急的。

秦想想:“我想回去吃厂里的蛋糕了。”

“还有点想念你这个二十年老海军的手艺。”

秦想想收拾收拾了一下,准备打道回府了,这一趟收获也不少,至少拿到了不少进口化妆品的样品,并且她还在蛇口港口码头,亲自观察过进口面料如何通关;还在中英街里,记录下来不少时髦香港客人的衣着面料特点,比如什么“哑光质感”“垂坠感”。

她还去参观了一些“三来一补”制衣工厂,尤其是一些港资工厂,让她大开眼界,明白什么叫做黑心工厂,“资本家的套路啊!”

那些香港老师傅,竟然会用一些内地廉价布料,再经过一些后期处理,打磨出所谓的“复古时髦感”。

此后秦想想对“复古时髦”这个词深深叹服。

——捡破烂的高级词汇。

准备回沪市后,还没去买船票,秦想想却又意外得知了一个特殊消息:

“只要在特区设立正式的厂办窗口,并且稳定运营,就有机会获得进口小轿车指标。”

进口小轿车指标?!

不得不承认,特区的政策就是好啊!花样百出,引诱你过来办厂开窗口。

秦想想对这个进口小轿车的指标心动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厂长”,曾经的配车还是“挎斗车”,如果能拿到这个进口小轿车的指标,那么她这个厂长,配一辆进口小轿车的未来指日可待。

“厂办窗口?不就是个窗口嘛……”秦想想打算在这边敷衍出一个,纯属为了小轿车,“咱们随便找个便宜的地方,挂个牌子,就说是我们的厂办窗口,能应付检查就行。”

目前很多内地工厂都来鹏城特区设立“厂办窗口”,也就是在特区里设定一个工厂办事处,负责在特区承接外贸订单,联络内地工厂。

鹏城盖了非常多漂亮的写字楼,提供给大量企业工厂租用。

那些写字楼里办公室密密麻麻如同蜂窝一样,秦想想去写字楼看过,感觉自己像是处于蜂巢之中,楼下几乎天天都在放鞭炮,剪裁,每天都有一家新企业搬进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