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破铜烂铁 厂长实在给的太多了!……(第2/3页)

“秦厂长,我觉得这边还要设置一个大点的公共卫生间。”

……

秦想想在脑子里想好了一些对仓库周围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对退伍兵的安排后,她蓦然回过神,手托着腮帮子,有几分惆怅:

“我这是在发展建设基地吗?”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小轿车的指标?”

“厂长!厂长,咱们收入惊人啊!”

“咱们的飞燕厂办小吃摊,现在每天净利润达到了三百一天!”军嫂陈露的声音都带着些颤音,她简直不敢相信,这三百块钱不是流水,而是净利润,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光是这个小吃摊,一个月就能达到一万的净利润!

秦想想这时候坐在办公室藤椅上,这间办公室是由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属于她厂长秦想想的个人办公室,秦想想弄了个躺椅来当沙发。

“这么多。”听到这个数字,秦想想慢慢坐直了身体,从陈露手里接过报表,顺着一列列数字看下去,那双漂亮的眼睛越睁越大。

再这样下去,光是一个厂办小吃摊一年都能有十几万的净利润,这盈利确实可观,并且展示了一个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

光是卖小吃都能赚这么多,再加上其他的东西呢?

毕竟她们飞燕联合纺织厂……她们可是纺织厂!主业是服装纺织!

“这边特区的人流量可太大了。”哪怕是从沪市这种国内特大城市过来的秦想想,都不禁为特区这一小片地方的人流量感到震撼。

特区每天都有无数的淘金客过来,熙熙攘攘,你来我往,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位居全国前列。

哪怕是在这边办个修鞋摊都能发财。

流动人口太多了,而人都有一张嘴,都要吃饭,都要吃喝拉撒,日用衣食住行,样样都不可或缺。

秦想想站起身,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各种小摊位集聚而成的市集,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楼下那群因为初来乍到而感到惴惴不安的退伍兵们。

这么大的客流量,属于她们飞燕纺织厂的集市,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这可是巨量的国内市场。

可不能止步于卖小吃。

现在有人,又有市场,赚钱的机会来了。

“我等会儿就给沪市,还有岛上飞燕纺织厂发电报,让赶紧运货过来!我要调一批货。”

秦想想准备调来一批飞燕纺织厂的食品车间零食,包括虾片,锅巴,海苔脆……并且还要在特区鹏城再搭建一个简易的“烘焙坊”,由她来做指导和监督,要做烘焙蛋糕,以及咖啡,具体包括海苔肉松面包,各色雕花奶油蛋糕和咖啡蛋糕(提拉米苏)。

其他的还有各色酱菜,海岛本厂农场生产的海鲜鱼丸、虾丸、腊肉、鱼鲞……

除了这些吃的,还有他们飞燕纺织厂的各色纺织物,大衣,连衣裙,羊毛毡……最重要的还有“报喜燕”。

“制作一批特区特供的‘报喜燕’,比如‘平安燕’,寓意出入平安,还有‘发财燕’,怀里捧个金元宝,适合这边做生意求发财的老板。”

另外,秦想想还注意到了,特区这边“车子多”,各种运输货车,进口小轿车,面包车,出租车,他们这边很多顾客都是司机,可以把“报喜燕”做成车头悬挂物件。

这应该会有不错的销路。

“每天待在这里,就是在钱生钱啊!”单是凭借这个小吃摊,早就把租金给赚回来了,更是积累了一笔流动资金。

第二天,秦想想让刘志远测量厂办窗口以及飞燕市集的各种摊位的位置,绘制图册,还要找附近村民继续租用土地,扩大地盘。

“调整摊位,重新再规划摊位位置,都加上漂亮的挡雨棚,还有陈建设,帮忙设计一下飞燕市集的基础建设,包括你说的排水沟,一定要保持周围干净整洁。”

秦想想:“蒋大有,你是粤省人,会说粤语吧?这几天你去周围调查调查,怎么想办法以最低的成本,组成一个运输队……现在厂里资金有所欠缺。”

“秦厂长,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得亏这蒋大有是粤省人,很能融入本地的生活,让他去做调研最合适不过,他早就发现飞燕集市这边运输非常麻烦,目前全靠人力板车,以及临时雇佣的车辆来办事,效率底下,成本也高。

要组建运输队……起步是个大难题。

除了想办法捡破烂,还得是捡破烂。

蒋大有开始在特区里转悠,过了一两天,让他发现了一个机遇,他找到了一个由本地村民经营的“废品收购站”,里面堆积着各种破铜烂铁。

而他在一堆的破铜烂铁中,找到了两台老牌子卡车底座,其上的发动机早就被人拆走了,车轮也没有,但是大梁结构基础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