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皇冠轿车 《云杉木的回响》获奖了!!……
为了尽快赚钱——赚取外汇, 秦想想安排人快速行动起来,特区那边也给予特殊通道,让他们以“特区速度”来快速建厂。
各种程序可以慢慢走, 建设却要加紧速度。
特区的红色标语:“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虽然还没有走完所有程序, 但是这一百亩临海工业土地已经属于飞燕纺织厂, 在建厂之前,首先要清理规划土地。
这块土地临海, 大部分属于荒地, 但是也留有一些建筑,刘志远等人勘测过, 说有一个“废弃小型船坞”,也就是曾经维护修船用的地方,不知道是哪年建成的, 至今已经废弃。
刘志远等人在废旧船坞中找到一些报废机器, 甚至还有两台报废的进口工业缝纫机, 蒋大有等人试探性修了修,发现竟然还能用???
“厂长,这……这是二战前的老古董了!民国时期的玩意!”
“二三十年代的东西,妈的,这玩意竟然还能用!这都五六十年了吧!”
……
秦想想对着这老古董工业缝纫机无语凝噎, 有点搞笑,在荒废土地上捡到了老古董机器, 难道这说明她秦想想跟纺织缘分难解难分吗?
“厂长,这机器特别好,你看这机器缝制出来的线迹,你看, 你看,好精美!”陈露作为军嫂,她的缝纫手艺活一般般,面对这老古董机器,原本只是试探性地补一补衣服,却发现这台废旧老旧缝纫机,车出来的线迹精美牢固,远非其他缝纫机器可比。
秦想想上前来试探了机器,也是咋舌的发现:“这机器……这机器是个意外吧?”
没想到这民国的老古董还挺好使,哪怕现在的工业缝纫机,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这两台废旧机器缝制的精美程度。
适合拿来生产一些高端定制的服装,尤其是复古类的。
“白捡了两台机器,不亏,再找找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破烂可以用。”
……
这样白捡的机会并不多,哪有这么多好事等着秦想想,而秦想想在临海土地溜达着,她突然发现工地背后的景色很漂亮,蓝天,白云,大海,轮船,如果盖个海景房,应该会是非常唯美漂亮的建筑。
当然是不啦,在海边长大的人,都知道海景房的居住体验实属一般。
不过,如果将来在这里搭上一个舞台,穿上飞燕纺织厂的成衣,在这个舞台上拍照,那应该会是非常不错展示服装的好背景。
秦想想和王有有,以及特区管委会的领导,一同制定了飞燕纺织厂特区分厂的建厂进度规划,特区这边强调“速度与效率”,初步规划是一年内建成投产。
前三个月,完成土地过户,详细规划设计,还有寻找施工单位以及施工图绘制,另一边,则是选购纺织厂机器,提前预定进口机器设备。
完成前三个月的基础准备工作之后,就是正式的土地主产区建设,率先完成厂房、办公大楼,职工宿舍,食堂等等重要建筑。
这大概耗时五个月,要比曾经的海岛飞燕纺织厂快速,因为特区这边不缺建筑材料,不卡建材这一关,相反,还可以购买到非常多的实惠建材。
秦想想打算让退伍兵陈建设,来组成一个以退伍兵为首的建设团队,负责飞燕纺织厂厂区厂房基础建设。
再加上特区这边的“特色”——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出了名的“鹏城速度”。
大概能用五个月时间完成百亩土地的基础建设,这个速度非常吓人,但在特区这片热土上,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大家每天都骑着自行车路过这条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仿佛都在催促着大家加快建设,创建更加美好的生活,赚更多的钱,带着家人过更好的日子。
到这里,花费大概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主产区建设之后,就是漫长的调试机器——这一点,在当初飞燕纺织厂建成之初,就是让秦想想十分绞尽脑汁的事情。
不过,现在的秦厂长,早就不是当年的秦厂长。
“技术骨干,我们飞燕纺织厂有的是。”
当年创业之初,筚路蓝缕,还是秦想想自己上去调试机器,现在十年过去了,飞燕纺织厂早就拥有一大批技术骨干,可以直接从一厂和二厂抽调上百个技术工人过来调试机器。
蒋大有:“厂长,现在我们运输队已经摸熟了进口设备到港口,包括清关的流程,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机器运送到蛇口工业区。”
“到了明年,我们运输队会有更多车辆……”
运输机器设备,加上调试设备,大概计划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到这里,总共是十个月。
最后,则是试生产,一两个月试生产,预计在一九八三年底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