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载浮载沉的海 (三)(第2/3页)

无垢一皱眉,回头便问什么事。

家仆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是传老爷的话,要三小姐即刻去上房见他。

静漪忙同无垢告了别。

宛帔见静漪拿着毛线团在照着那本编织图样笨拙的练习,一团毛线被她拆了织、织了拆,都毛毛躁躁的了,还是学不成个样子,不禁摇头。但看静漪仍锲而不舍的学着,倒像是在读书之外,找到了一个新的消磨时间的方式。她又觉得心里很安慰。

“太太,小姐是不是有点儿魔怔了?”乔妈低声问道。

“让她去吧,本来就是认准了什么一定要弄明白的性子。”宛帔说。在她看来,静漪只要不哭哭啼啼、愁眉苦脸,也就不求什么了。“药有按时擦吗?”

不过让她挂心的,还有静漪身上的伤。

姑太太特地请了有名的大夫调制了药膏送来。再三地说是宫廷秘方,若长期使用,定能去除疤痕。她交代乔妈或者秋薇给静漪敷药,有时亲自动手。只是不知道这药到底会不会见效。静漪自己倒毫不在乎,说反正是在不见人之处,有几道伤疤怕什么,就是在脸上,也算不得紧要。可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想起来便觉得心疼。她心爱的女儿从小到大一身细皮嫩肉、雪样肌肤吹弹可破,那疤痕是在女儿身上,也在她心上,总会时时提醒她。

乔妈听了太太的话,努了努嘴,说:“小姐嫌麻烦。昨儿还说这是根本没用的,何苦来炮制这些。”

“她学西洋医术的,总觉得中国医术有些毛病。”宛帔说。

主仆二人声音虽轻,还是被静漪听到了。

静漪微笑道:“娘,我可没说过中医有毛病。说这话的是位作家,他说……怎么讲的来着,大体是,中医都是骗人的,仿佛巫术。”

“骗人的?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数千年来都是中医用草药替中国人看病呢。”宛帔笑着跟女儿说。

“是呢、是呢。”静漪不欲同母亲争辩,知道她不过是让她乖乖用那草药,便跟乔妈说:“乔妈,你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什么天子什么猴子?”乔妈摊着手笑问。

静漪一愣,笑起来。

宛帔笑道:“漪儿胡说呢。”

“小姐莫捉弄你这老妈子了,快些把衫子脱了,好上药。”乔妈拿过一个兔毫瓷罐来。那瓷罐只有巴掌大,盖子一掀开,便香气扑鼻。这是各种名贵草药配制而成的东西,仔细闻起来,才有苦味和腥味。乔妈像托着个宝贝似的,说:“姑太太都说了,这是赵家的厨子从宫里的老人儿那里得来的方子。当年的太后老佛爷,就是这么用的!”

“是真的没有用。”静漪无奈地放下手里的毛线球,过来解开衣衫,趴到母亲的床上去。宛帔替她放下帐子来,见静漪穿了紧身的胸衣,背后一排密密的扣子,过来给她解开。

“不会觉得憋气吗?”宛帔问道。

静漪的这胸衣在宛帔看来,就像其他女儿身上的诸多她不能理解的谜团一样,让她想不通的同时,也让她好奇。

“不会。就是穿好了,人得端着。”静漪笑着,将胸衣脱下来。虽然是在母亲和乔妈面前,她还是拿衫子遮了胸,趴下来。听见乔妈在抽凉气,她问:“伤很难看吗?”

伤大多数都在背上,她自己看不到,所以也并不觉得很害怕。

宛帔看着静漪的背,亲手从罐子里取了药膏,慢慢地揉到静漪背上,一寸一寸地按摩着。

“姑太太心疼你,特地让人找来的药,得好好儿地用上。见效慢些也不打紧,慢慢而来,横竖咱们也不急。”宛帔说。

“娘,这回九哥跟父亲一道是先去南京,还是先去上海?”静漪闭上眼睛。药膏涂在背上,有些凉意。母亲的手劲儿很柔,掌心温暖,倒让她觉得分外舒服。

“先去上海,带你九哥拜访江家,再去南京。那会儿,你三哥在京里的事也该妥当了。他们在南京会合。”宛帔慢慢地说。

静漪点头。

想来父亲和九哥在上海会多逗留几日吧。九哥进来对证券和期货交易很是有兴趣,说是要去上海参观交易所……她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九哥跟她念叨,她也没往心里去。

“说是江家来信问起老九的学业,他们家太夫人也好些年没见着老九了,惦记得很。老爷就带上老九去了。”宛帔站起来,翠喜早已在铜盆里兑好了水,她去洗手了。

“江家太夫人很爱惜九少爷的。甭管怎么着说,九少爷就是招人爱。”乔妈笑眯眯的。

静漪想想也是,之慎确实招人喜欢。父亲这一次南下为得是三哥的婚事,带上九哥,恐怕也要同江家议婚了。她想起多年未见的慧安小姐,只剩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印象里慧安是很温柔厚道的女孩子,安安静静的……如今不知出落成什么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