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番外二:思君迢迢隔青天 (六)(第2/2页)

梅艳春也站起来,有些赧然道:“昨晚出门,至今未归,家母惦记,使叔叔来的。”

她说着,接了静漪递过去的午餐,道谢。

梅季康说:“有劳密斯程照看春儿了。我回去禀告家嫂,往后大可不必视春儿仍是三岁娃娃。既然如此,我先告辞。”

“慢走。”静漪说。她见梅季康说了要走,并未立时就走,看他眼神也知道的确是很担心侄女的了。不过此时当着小梅的面,她也不便多说什么,只对梅季康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照顾小梅。

梅季康如今俨然是沪上报界领袖之一,其笔名梅开所出文章,针砭时弊,更可谓独到。他时常接送侄女上下班,他们偶尔相遇,若有时间,总不忘交谈几句,也颇谈得来。

梅季康松口气,也向静漪点点头。

他见静漪要送他,忙拦阻。他也看得出来,此时非但侄女大异于常,连程静漪也是精神不佳,以他新闻记者的嗅觉,自是知道发生了大事,但他只能暂且忍下好奇心,

静漪站下来。

梅季康请她留步,由小梅送自己出去。

静漪等小梅送了梅季康回来,仍在小梅桌边,在闲看着今天的晨报。

小梅悄悄坐回自己的位子上,草草吃了两口午饭便停了筷子。她看到静漪收了报纸,关心地看着自己,晓得她在担忧,就说:“我等下再吃的。”

静漪看小梅那黯淡的面色,也知道人心情低落时,勉强不得,叮嘱她两句,也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许多事情等着她处理,全副精神投入其中,暂时便忘了其他……办公室门被敲响,她说了声请进,抬眼看到小梅。

小梅眼睛亮了许多,她看了心便是一动,猜测或许有好消息传来。果然小梅说刚刚孟医生去看过逄将军,虽然暂时昏迷不醒,伤情并未恶化,从各方面的指标来看,都好于预期……

“省身的身体底子好,一定能恢复好的。”静漪等小梅说完,才开口道。

小梅点头,出去之前,和静漪道:“我也不知我这是为了什么……和他不过是见过三两次面,话都没有说上多少……可是看他那样子,我仿佛被摘了心肝……”

她说完急忙出去了,剩静漪一人坐在那里,出了好一会儿神。她看时间差不多,起来拧开了收音机。边听,边给自己煮了一杯咖啡。

广播里女播音员不带情感地播送着新闻。她一直听下去,却也没有她想要听的消息……她端着咖啡杯小口啜着,外面逐渐氤起的雾气像拉上了一幅纱帘,很快她就看不清院子里的景物了……她摘下眼镜来,拿了细纱布擦了又擦,再看时,仍然是雾气蒙蒙。

桌上电话响起,她回身拿了听筒,小梅说是杜夫人来电,请您接听。

静漪愣了片刻,才意会过来应是杜文达的夫人,忙说接进来吧。

电话转接过来却费了一会儿工夫,静漪耐心地等候着。杜文达的这位夫人甚少抛头露面,若有些什么社交场合,都是那位九太太随同杜文达出席。她倒不知杜夫人特地打电话来她的办公室是为了什么……待接通,听了杜夫人那口清脆的京白,她顿时觉得亲切。

杜夫人说如果方便的话,她稍晚些时候来静漪的办公室拜访。

静漪一口答应下来。杜夫人是不会平白无故地来她这里打扰的,如果她猜得没错,应该是为了逄敦煌。

想到逄敦煌,静漪心里又一阵难受……

下午静漪最重要的一项日程安排是同慈济的理事们开一个全体会议。因最近医院的运营有超出负荷的迹象,大笔支出的增加也令个别理事有所怨言,她不得不尽力解释周全……她全神贯注,几近舌战群儒,散会时简直精疲力竭。她知道自己今天火力全开,像架机关枪一样,不管是谁提出问题,她便不停歇地竭尽全力回复过去,力求有理有据、给以圆满答复。

等理事们次第离开会议室,她还留在座位上。

会议结果倒是令她满意,可这些天来接连发生的事的确也让她觉得疲惫不堪。劳力劳心,她也像一张拉满了的弓,弦绷得太紧了……

小梅坐在一旁见她半晌都不动,过去给她倒了杯茶,将一个文件夹放在她手边,轻声说:“这是下午刚刚收到的美国那边来的信件和电报……程院长您在这里休息一下吧,有事我会来请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