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页)

如果她真是售奸人也罢,可气的是她不是,风筝线是在手里,而风筝不见了影子花,这和飞了有什么区别,晏鹤京气得胸口发疼,恨得牙痒痒,一日后悔三次,银刀急得备了救心丸在手:“公子,别气别气,她又不是徙居了,妇人归娘家,不是常见的事儿吗?”

“下一次我不会心软了。”晏鹤京听不进劝,“强摘的瓜不甜,放久了也会甜。”

“还会烂。”银刀摸着鼻头,接了句话。

“你说什么?”

晏鹤京听清了,正想骂几句泄气,然而银刀机灵,嘿嘿一笑,立马转了话题:“公子,你上回让我查的事儿我查到了,松江府新开的绒线铺,据说一日至少有两钱呢,不过那新开的绒线铺的底脚,我没有查到。”

“没有查到就是没有新开的绒线铺了。”闻言,晏鹤京回了思绪,严肃起来,“一日两钱,对寻常妇人来说确实是个诱人的工钱,这是从哪儿传出来的消息……”

“是诱人的。”银刀说,“京城那儿洗碗的工钱,一个月也才三钱。”

“你请陆通判过来一趟。”晏鹤京道,“我要让他去查一查这个消息从何处来的。”

“是。”

……

蚕结茧后要七天才取丝,这七天里,不需要添桑叶除砂,姚蝶玉想着有好长一段时日没有回娘家了,得了吕仕芳的同意后,收拾了包袱,准备回娘家小住几日。

徐遗兰住在德化县里松水村里,和洞溪村相距不远,徒步而去走上两个半时辰便能到,姚蝶玉运气好,搭了顺道的运物马车,午时不到就到松水村里了。

徐遗兰从地里回来,一身泥泞,看见姚蝶玉,惊喜之余,神色有些慌乱:“小蝶?我还以为你要清明以后才过来呢。”

“阿娘。”姚蝶玉在路上买了些吃食衣物,她不嫌重,背上背了个包袱,手里大包小包的,看到徐遗兰,和蝴蝶似的飞扑而去。

“来就来,怎还带那么多东西呢。”徐遗兰嫌自己身上脏,没有让姚蝶玉扑到身上来,她放下手里的锄头,到门前的小溪前洗手洗脸。

姚蝶玉放下包袱跟过去,虽是跟着运货马车来的,但今日晴光足,流了不少汗,她蹲下身也洗了洗脸,洗脸时眼睛一转,看到徐遗兰的手腕上有伤痕,她诶了一声,凑过去问:“阿娘你手上怎么青一块紫一块的?和鬼捏青一样。”

“干活的人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徐遗兰眼神游移不定,拉下袖口遮住手腕上的伤,不在意说道,“这次是走路来的?”

“不是,运气好,顺着马车来的。”干活的妇人,而且是干农活的妇人身上有伤再正常不过了,但姚蝶玉心疼,“阿娘,要不你把田地水车都卖了吧,我现在能挣些银子,生意也挺顺溜的。”

“你挣的那点银子,现在要养三口人呢。”徐遗兰笑着反驳,“你阿娘我啊,身子还算硬朗。”

让徐遗兰卖掉田地水车的事儿,姚蝶玉说过几次,每次都不能成,她无奈:“今年阿娘清明时要回婺源给爹爹扫松吗?”

“去年没去,今年得去了。”去年因干旱,日子不好过,徐遗兰没有回婺源扫松。

嫁为人妇,要在夫家跟着翁姑祭祖,加上今年的话,姚蝶玉有两年没回婺源了,她有些难过:“我给爹爹折些纸钱,阿娘帮我带过去吧。”

徐遗兰点头安慰道:“你爹爹最是疼你了,不会怪你的。”

姚蝶玉还是不大高兴,她在松水村里住了三日,侵晨跟着徐遗兰下田,晚间就在屋里头折纸钱,娘俩心照不宣,没有提起吕凭的事儿。

在松水村这儿四肢劳累,但没有什么烦恼,姚蝶玉的心境许久没有这般轻松过了,回德化县那天,她一泪千行,不大愿意走,磨蹭了半天,才慢吞吞收拾包袱。

徐遗兰心中也不舍,在姚蝶玉看不见的地方偷摸流了几滴泪,话里藏阄,道:“要好好吃饭,如果日子难过,就回阿娘这边来。”

“嗯。”姚蝶玉眼眶红润,听懂了徐遗兰的意思,泪随声下,呜呜咽咽带哭带说回了个嗯。

这次没有能顺道的马车,只能徒步回去,吃过午饭,姚蝶玉别过徐遗兰,起程回家。

她收拾包袱时,在徐遗兰的枕头下留下了一两银子尽孝心。

回到德化县相次酉时,家里头乱糟糟的,厨房的油锅油碗还没有清洗,姚蝶玉养蚕养出了洁疾,看到厨房一片混乱没有秩序,叹口气,放下包袱后,卷起袖子便收拾,她边收拾边问外头的苏哥儿:“怎么不见熹姐儿和阿娘?出去了吗?”

“没有。”苏哥儿嘴里吃着糖,“姐姐不知去了哪里,吃午饭的时候就没回家,阿娘吃完午饭出去找了,现在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