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方忆一眼认出走来的年轻男人。

昨天中午她错过高速路上的服务区,下道以后,本来想在加油站上厕所。那个加油站有些年头,卫生间规划不合理,不分男女,当时在她前面进去一个异性,等了几分钟,对方一直没出来,她失去耐心,改变主意另找公共卫生间。

她的目的地是永乐镇,她在网上看到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葡萄园转让信息,拨通联系人的电话,聊了几句,决定实地考察一下。

2010 年的时候她到法国度假,已经在法国永居的朋友邀请她去她买下来的葡萄园玩,刚好是周末,许多采摘的客人住进庄园开 party,朋友自己也经常在庄园组织聚会,方忆那会儿就觉得拥有一个葡萄园很酷,心里隐隐约约有些想法,于是和朋友探讨许多经营方面的事情。

这几年国内“水果采摘+农家乐”的乡村旅游形式越来越火,家人和朋友们陆陆续续组织了几次相关活动,愈发促使方忆下定决心。她亲自到现场,是为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土壤是否适宜,如果能够产出优质果实,她就觉得这事能成。

途经和平镇时,正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路上没有任何行人,仿佛进入一座空镇。她看到那辆卡车去敲车窗询问公共卫生间,意外于会看见一张年轻又英俊的脸,方忆虽然诧异,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在她的生活里,好看的男人司空见惯,并不稀缺。

昨天和联系人电话沟通,对方就告知她要走一段山路,所以她才开了一辆底盘高且抗造的车,她办事效率一向高,到了葡萄园,首先对生态环境感到满意,进入大棚以后连线葡萄种植专家,得到专家的支持结论后,价格聊妥,迅速达成口头协议。

方忆今天又来和平镇,是出于一些经营上的计划,葡萄园这个项目还没来得及招人,她打算重建原先的接待中心,对另外一百亩地提出观光度假的想法,带了两个园林工程项目的同事到这里看看应该怎么规划。

江城距离永乐镇三百公里,开车需要三个多小时,前期建设的一年半载,方忆会频繁来葡萄园,每日往返身体吃不消,中午她和跟她沟通这个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吃饭时,随口问了一句镇上哪个宾馆住宿条件比较好。对方听说她自己住,就表示镇上这些宾馆临时住一两晚还能将就,长期住不太行,他另外给她推荐一个地方。方忆接受了对方的好意,却没想到会因此和这个有过一面之缘并且给她留了点印象的男人再次产生交集。

应随出现以后,方忆的目光落到他身上,昨天他坐在车里看不出身高,现在以她的判断,他应该在一米八五上下,她忍不住冒出一个想法,还好他高于一米八,否则长了这样一张硬朗英俊的脸,个子低了,会让人觉得可惜。

这时农办的年轻负责人李野朝应随笑:“随哥来了。”

李野只比应随小两岁,读书那会儿,他特别崇拜应随。

应随在学校的成绩出类拔萃,放假时却从没有看到他温习功课,他总是帮他外婆分担家里的活,他们那一批成长起来的孩子,几乎每一家的大人都夸应随聪明懂事,拿他当做榜样。

应随也是他们之中前途最好的,他曾经工作的那家设计事务所据说全国前十。李野毕业后则选择考公,顺利留在老家,他没想到有一天应随会放弃大城市的前程回来,那阵子各家的大人又为应随唏嘘,有一次李野与应随喝酒,他们聊到这个话题,应随洒脱道:“没有我妈和我外婆就没有我,她们对我有救命之恩和养育之情,从来不是我的负担。”

幸好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应随仿佛有一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赚到钱的本事,他挣了钱也不遮掩,本来他学的就是设计专业,建了一栋漂亮的房子出来,让大家叹为观止,这两年有些富户回老家修别墅,都愿意花钱请他画图纸。

李野给方忆推荐的住宿,就是应随家,反正他家里只有三口人,还剩不少空房,而这位经济实力非同一般的方总租他家的一间房,肯定不会计较房租,一举两得的事。

应随对上方忆的目光,她大大方方的,他也没有躲避,他有种她在用眼神说又见面了的感觉。应随和方忆视线碰了两秒,才转向李野,不过他先和李野旁边的两个中年男人打招呼,这两位是李野的领导,一个镇长,一个农办主任。

李野充当介绍人的作用,应随听他说了一下情况,就有了大致的结论。他们口中的这位方总将镇上两百亩葡萄园接手,又另租一百亩的地开拓农场,意味着她在做振兴永乐镇农业和旅游业的事情,而且她肯定需要工人,也能为本地的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他看镇长和农办主任笑容满面,完全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积极,永乐镇与和平镇只隔了二十公里,和平镇 GDP 远超永乐镇,有企业愿意来贡献税收,这样的好事,他们当然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