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早晨应随果然替方忆搞定会议室,工人到齐以后,方忆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
会上方忆并不严厉,她不需要用强硬的姿态来震慑他们,接手葡萄园以来,她除了对寻衅滋事并动手伤了下属的杨大爷严词厉色,大多数情况下一点架子都没有,每次她进大棚了解葡萄的生长情况,总会面带笑容和工人们闲话几句,她觉得听他们讲村里的家长里短也挺有意思的。
不过,虽然她能和大家开玩笑,相处起来轻松,甚至私下里玩得到一块,但不代表她对员工要求低,对于工作,她奖惩分明,不允许任何人懈怠职责。另外她的个人魅力和能力都鲜明,非常自信,决策果断,言行一致,对项目的未来愿景有着清晰规划,不仅在现阶段开出可观的薪资,也让大家发自内心认为跟着她干有奔头。
这些农户也不敢因为方忆年轻而轻视她,杨林称得上是镇上的问题户,镇府办公楼里那些当官的很多时候都拿这个老头没办法,他却被方忆“收拾”得服服帖帖,闹了两次事后,就不敢去葡萄园再蹦跶,平时只有他讹人的份,听说那次他荷包里出了点血,可见这位方老板处理刺头有一套。而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在他们有限的认知里,二十几岁的年轻姑娘,能在大城市拥有一份月薪几万的工作就非常有出息了,家里若是培养出一位医生、老师、律师,或者是端公家铁饭碗的后辈,这样的女孩子即便年轻,她们在家中也会拥有一定话语权。能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拿出几百万砸进葡萄园里,当地领导都对她客气三分的方忆,他们自然不敢小觑。
等到讲完正事,方忆才郑重地告诉大家夏总比她专业,她说夏弢是农业经济硕士,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是她请来直接管理葡萄园的,他拥有完全做主的权利,即使是她,也要听他的意见,昨天下午不服从夏弢管理的几名工人,她解雇了他们,确立了夏弢在葡萄园的绝对权利。
那几个工人昨天酒后脑子犯糊涂才会与夏弢产生正面冲突,当天下午还没彻底清醒,便感到后悔。农村大汉倒也放得下脸面,葡萄园的这份工作虽说只是临时的,但一年四季时常有活,而且老板给钱痛快,也从不刁难人,为了保住这份差事,会后他们主动向夏弢赔罪,夏弢倒也有度量,接受了他们的道歉,他撤销了方忆的解雇,但明确表示只有这一次机会。
方忆就在一边看着,她没有出声,等到工人离开,她才对夏弢说:“我以为你不会更改决定。”
夏弢笑了笑:“我对事不对人,只要他们服从管理,活干得好,可以给他们一次机会,没必要做得太绝情。”顿了一下,他建议,“其实目前葡萄园对人工的需求太大了,我认为可以慢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生产效率更高。以前我工作那边,基本上所有农场都转战智慧农业了。”
方忆挺感兴趣的,她向他了解了一下智慧农业的模式,听得向往,不过还是克制住了将大棚设施升级的冲动,最后说:“目前先克服一下吧,初期成本太高了,我今年已经在这个项目上花了太多钱,等到明年正式营业后回了钱再考虑。”
夏弢也只是提出建议,他认可她的想法:“行。”
上午方忆还去了一趟政府,刚好书记也有好消息告诉她,县里牵头举办创业大赛,奖金不多,不过对于获奖的项目,会给扶持政策和配套宣传资源,力度相当大,问她愿不愿意参加。这样的机会,方忆当然要报名了,她了解完比赛信息,才说明自己的来意,上次应随提议她在当地招聘,春节将近,城市上班的年轻人都要返乡了,她想问问能不能借助政府平台帮助她发招聘,这种地域针对性强的职位需求,当地官方渠道更容易散播,也更让人信任。
这对当地政府来说,当然也是一件好事,大量有能力的年轻人走向城市,剩下的是越来越多的老人,人才的流失,对家乡发展不利。方忆现在能提供岗位,他们当然愿意助她一臂之力,于是双方相谈甚欢,各自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对接这件事。
方忆还有另一个需求,距离接待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打算在镇上临时租一个办公场所,问他们有没有合适的地方。这事对政府来说也不难,小镇上八九十年代辉煌过的一些厂如今倒了不少,空置的办公楼有好几栋,不过处于废弃状态,条件不太好,倒是这两年已经陷入经济困境的商贸公司的办公楼维护得还不错,书记打电话联系了那边的负责人,替方忆谈下租赁事宜。
中午方忆便和政府的领导一起吃饭,下午去接待中心施工现场待了半天,期间又拨电话回公司,安排了一些招聘需求。本来在她的计划里,葡萄园项目的一切事情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年前并不着急扩充人手,但政府突然抛来一个创业大赛的诱惑,她就得尽快将品牌战略部门的人手配置出来。其次,她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在接触广告公司,对于葡萄园的命名以及所有 VI 设计,她准备交给专业的人做,只是一直没有接洽到满意的团队,这次回了江城,她得把这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落实下来,至少提交比赛报名资料的时候,得先把品牌名字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