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你外婆已经在我面前提过两次你是受她们拖累才断送前程,以至于三十岁了还没有成立家庭。”方忆笑着,漫不经心地将应随架了起来,“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孝顺孩子,你应该不会真的忍心让老太太一直生活在愧疚中吧?”

应随:“……”

他不得不承认,方忆这番话挺犀利的,他放弃事业回到镇上,的确成为外婆的心病,无论应随如何强调他留在城市也不会早早结婚生子,但老太太有自己的想法,她坚持认为如果当年她没有生病,应随就不会辞职,如果应随不辞职,他就不会分手。

应随有时候也会觉得外婆的心未免也太软了,当初她在一贫如洗的条件下选择养育他,初衷是为了让应珍老有所依,可若是她真这么自私,就不会倾尽全力供他上大学,也不会支持他在城市里发展。同样的,应随也清楚,正因为他从老太太那里感受到真正的爱,他才会没有一丝犹豫地做出返乡陪在她们身边的决定。

对于应红碧的自责,应随挺无奈的,他倒是问心无愧了,外婆却总是因此茶饭不思,尤其今年他过完三十岁生日,老太太没有明说,她害怕他长期这么单下去,不结婚人生就完蛋了。

方忆继续说:“下午你是真的误会我了,如果你当时不打断我,我就要告诉你外婆我想邀请你到葡萄园上班,只要给你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你在小镇上绝对不会被埋没。我想告诉你外婆时代变了,如今在乡村也大有可为,如果不是看到商机,我也不会就因为一个田园梦就来这个地方砸钱,我又不是败家子。”

应随心中感激她肯定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之前邀请他设计接待中心,他的确有匹配的实力,可是对于管理和经营一个农文旅项目,他经验为零。他忍不住问:“说说你看好我的理由。”

方忆反问他:“葡萄园之前那个老板每年都亏钱,你觉得我是接手的烂摊子吗?”

其实应随很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葡萄园前老板年年亏钱有目共睹,小镇居民私底下也会八卦几句,大家都说一斤葡萄好几十,哪有那么多家庭吃得起,当然卖不出去。应随却不认为价格是没有客流的主要原因,江城到永乐镇也就三个多小时车程,还有毗邻的路途更短的县区,事实上,在几千万人口里面,具有消费实力的人群体量非常大,这两年周末短途游火了起来,只要老板有魄力破釜沉舟投钱建设,愿意招聘有真才实学的运营团队,舍得投入广告宣传,起死回生不是难事。后来老板如小镇居民预期那般不干了,方忆迅速接手,除了重视最核心的果实质量,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接待中心进行大刀阔斧的建设,可见他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她现在又开始紧锣密鼓招人,应随可以肯定,明年葡萄园会打出名声,到时这里会变得很热闹。

他说:“我看新闻,这两年一直在提乡村振兴,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公布,但我感觉这会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于有想法、会规划、并且懂得营销的人来说,就不是烂摊子,反而是风口。”

方忆真心实意的笑起来:“这就是我看好你的原因,重要的是你的认知。”她顿了一下,接着说,“现在都市的人向往田园生活,亲子研学的需求也很大,我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国家肯定会鼓励农业、文化、旅游三合一这种发展模式,我觉得我这个项目很好,肯定能赚到钱。”

“当然,我看好你还有很多原因,团队里缺少“本地向导”,要做好一个农文旅项目,能和当地文化融合是最好的,还有之前你帮我的几次,我充分看到了你在处理矛盾、解决问题上面的才能。你没有从事过这个行业也没关系,这又不是什么高精尖的领域,生产的事有匡老师带队负责,你主要把握经营方向、管理团队、以及如何开发市场,我们有核心的产业根基,葡萄的确是好葡萄,接待中心你亲自设计的,你应该清楚它的价值,还有一百亩地给你充足的施展空间,抱着盘活它的目标,争取做到四季无淡季,盈利不是问题,你开果蔬流动卡车都知道进行社群营销来提高复购率,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而且我们还可以向同行学习,我发小大学室友的农场年营收八位数,我已经和老板联系好了,年后就带团队去参观取经,多和成功的人交流,就没有学不到的本事。”

方忆见应随的脸色郑重起来,显然听了进去,并且显露出几分意动,于是她再接再厉道:“我不信你真的甘于现状,真的完全接受过平凡的人生。难道你就不想挑战一下?”

说到这里,方忆脑中冒出一个想法,她笑了起来:“说不定你回镇上,就是为了遇见我,在等待我这位伯乐,既满足你方便照顾家人的愿望,又能拥有一个真正发挥个人价值的平台,简直是两全其美。你也没必要担心我们的关系会带来什么风险,工作的时候我们权责明确,我不是会把工作矛盾带入生活的人,更不会让生活影响工作。我们没有经济捆绑,最开始你进入公司,就是一名拿固定工资的管理层,你想加薪,取决于你能创造多大的价值,我可不会因为你是我男朋友就对你放宽考核标准,我是一个很有原则的老板,按功行赏,一切看结果。当然,如果你加入后觉得不合适,我们可以设置三个月或者半年的期限,你可以选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