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结婚传言甚嚣尘上,不少人直接问到两人面前,应随和方忆对此统一口径:太忙了,顾不上。
这个回答颇有几分应付的意思。
他们刚在一起时就大大方方聊过这个话题,方忆明确表示先谈两年恋爱考察彼此是否适合结婚。如今相处时间不足一年,考察期还未过半,结婚一事,自然不能草率决定。不过,若应随真和周围这些上了年纪的乡亲们说“还想多谈两年”,大家一准会提醒他 :“你年纪也不小了。”应随可不想听这些为他“着想”的话,索性给出一个含糊的答案,他们看他态度敷衍,就不好多问。
当然,他们也是真的忙,用“分身乏术”来形容毫不夸张。
从七月到十月,客流远超预期。
一是这个农文旅项目本身足够吸睛。方忆的初衷始终没有偏离休闲采摘这一核心,严格把控葡萄品质,而她和应随年初带团队外出学习后,又在另外一百亩地的规划上下足功夫,充分考虑四季采摘的持续性,又专门划出区域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对中产收入的客群极具吸引力,几轮广告投放,客流量持续攀升。
其二,方忆广阔的人脉发挥了作用,谈下多家企业团建与亲子研学活动。
其三,销售团队全力推进,成功与城区高端商超建立合作关系,线上运营齐头并进,凭借四月梨花节展会上积累的用户,持续打造私域流量,多渠道同步销售,尽管人人忙得脚不沾地,但被丰厚的奖金激励着整个团队,大伙儿干劲十足。
至于接待中心的住宿,更是锦上添花的亮点,通过游客在社交平台上自发的分享迅速走红,由于房间数量有限,自七月中旬起便日日满房。
有一次,方忆让负责客房服务的同事为她朋友预留两个房间时,却得到只能预订半个月后的房间。住宿业务的火爆,成了意外之喜。
这天是周六,正值周末,园区客流量比工作日明显增多,方忆也赶到接待中心,和应随一起亲自服务客人,缓解现场人手紧张的压力。
方忆觉得自己今年的事业运相当不错,园林工程公司近期捷报频传,团队不仅成功中标湿地公园项目,还接连拿下两个大单,加上还未完成的工程,她不得不多地奔波。
忙了一整天,直到下午六点闭园,大部分客人离去,只剩少数还没结束采摘的游客以及预订了当晚住宿的客人,他俩终于松了口气。
自从接待中心的餐厅正式营业后,他们就跟着员工一起吃工作餐。饭后,方忆特意去收银台看了一眼当日流水,通过果蔬采摘、特色美食、住宿服务结合的运营模式,客单价基本在 200 元到 300 元区间,而今天,仅接待中心的线下销售收入就已接近十万,方忆在心里默默估算,如果能维持这样的势头,投资回本周期或许能缩短至一年。
回到家,两人分别洗澡,约好到楼顶乘凉。小汪他们早已搬进接待中心的职工宿舍,应随家这栋房子的二楼、三楼以及楼顶天台,如今完全成了他俩的私人空间。繁忙的工作结束,能在专属的空间里静静相处,显得尤为珍贵。
应随先一步上楼,他点燃一盘蚊香驱散夜虫,又切了半边冰镇西瓜,等待方忆到来。
方忆穿着一条吊带裙,头发半干,发尾还隐约透着湿意,她身上带着沐浴后清新的香气,自然地挨着应随坐下,应随熟练挖出西瓜中心最甜的一块,喂到她唇边。
夏日傍晚,远处天际霞光绯红,小镇地势偏高,暑气散得快。忙完收获颇丰的一天,清清爽爽洗过澡,与爱人并肩坐在一起乘凉,再吃一口冰甜多汁的西瓜,惬意至极。
方忆神情满足,她说:“真甜。”随即又好奇地问,“是我们自己农场种的吗?”
另外一百亩地的农场规划了一块西瓜田,半个月前,方忆去田里,她接连敲了几个习惯,都没听到清脆熟透的响声。应随笑了笑:“是,昨晚摘回来试吃的,这周末餐厅用的西瓜就不再去外面买了。”
方忆点头称赞:“不错,如果过两年樱桃、杨梅、橘子都能顺利挂果,我们能给客人提供的水果就更丰富了。”
应随接话:“当时选的都是两年苗,应该没有问题。”
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分享完半边西瓜,方忆顺势提起今天的线下营业额,语气中难掩兴奋:“今年准备不充分,情况比我们预期更火热,明年我们可以借鉴梨花节的形式,为采摘季举办开幕式,做得更有趣一点。”
应随点头应下:“好。”
两人又聊了些接待工作中可优化的细节,打算采摘季结束后统一调整。说完正事,应随忽然想起一件事,对方忆说:“何清李野打算结婚了,李野问我,能不能在接待中心的院子里举行婚礼仪式,如果场地可以出租,大概多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