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3页)

江小娥听得哂笑一声,“爸,你这思想觉悟不高啊,‘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都还刷在高墙上,你每天经过难道都不多看几眼?”

类似的话她上辈子就听过,甚至上辈子的父母说得更难听。

哪怕那时已经是21世纪,哪怕自家做得就是这个产业,可他们都认为一个姑娘家怎么能选择这个专业?

不体面,也没出息。

但有些事从不看怎么说,而是看怎么做。

江湛生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在家说话呢,别拿那些语录来压我。”

“我倒觉得挺好的。”何泽兰将钱数好放进铁盒里,“车间的周姐就打算让儿子去小娥的学校,说是学个技术出来以后更容易分配工作。”

她还没说全。

当时周姐说着时还特惋惜,说她儿子遇上的还不是好时候,现在申请入学的学生不少,等两年后竞争大得多,不像现在,职工学校里的位置都没坐满,人少分配到的几率就更大一点。

她和周姐没什么接触,平白无故人家也不会专门拉着她闲聊。

还不是因为她家小娥半年前转学,周姐话里话外都羡慕着,说小娥毕业后很有可能能分配到一份工作。

最少比其他专业的强。

程芬也是中专毕业,不过她学的是缝纫,毕业到现在都快两年了硬是没一点消息,再等下去毕业生只会越来越多,更不可能蹲到一个名额。

江湛生听得摇摇头,“那不同。”

江小娥没问哪里不同,问也不会问出自己想听的话,直接当作耳边风,收拾完碗筷就回了屋子。

江湛生有些被噎着了,他觉得这个闺女气性越来越大,都有点管不住。

不过他也不乐意把人管得太死。

把人管得太死压了天性,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问身边人:“龚庄公社听着挺耳熟,你阿爷是不是把粮食带去龚庄公社脱的谷?”

以往都是去隔壁大队找人帮的忙,就今年专门托信让他们回去帮忙,说是要把粮食拖到公社去脱谷。

这一路还真不近,爹娘怕累到大哥就来使唤他们,他找了个借口没去,倒是让家里的两个小子过去装装样子。

“龚庄公社那边弄了一台自动式的脱粒机。”说到这个江东阳就来劲了,“那玩意儿可厉害了,把粮食倒进去不用管,自动就能脱好了。”

他过去了一点忙都没帮上,尽坐在边上看热闹,气得阿爷都快跳脚了。

是真的很有意思,把粮食往上面的口子一倒,没一会下面就哗哗掉出脱了壳的谷子。

不单单稻谷能用,玉米小麦也行,比以前脚踏式的脱谷机快捷方便多了。

一想到脚踏式的脱谷机,他腿就有些酸。

早些年年纪小还不懂得什么叫划水摸鱼,阿爷叫他上他就真上了,踩了好几个小时的踏板,踩得两条腿又酸又痛,足足缓了三天才缓过来!

江湛生有一些惊讶,“自动的?那还真稀罕。”

可不是稀罕吗!

龚庄公社可是打了两年的申请,送出去了不知道多少个人情,最后才将这个半新的宝贝疙瘩给搬回公社。

一款大型电动多功能脱粒机。

可用电可用燃油,搬回来后专门弄了间屋子置放这个铁疙瘩,还在边上搭了一个方便投放粮食的架子。

直接上架子将粮食倒进上方的口子,跟着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做,直接拿尿素袋在下方的出口接就行。

彻底解放双手双脚!

用时还快,比原先那些老设备快了不止一倍。

周边听到消息的人都跑到他们这边来借用脱粒机。

当然也不是白借,费用和脚踏式脱谷机差不多,脱得更干净时间还更短,秋收后整整一个月,这台机器几乎就没停过。

即使过了高峰期,时不时也有人带着粮食过来借用,公社的人便想着趁人不多时请师傅过来检修检修,有小问题及时处理,省得拖得越久成大问题。

“把通知都挂出去了吧?明天上午不接单,到时候职工学校的老师会过来检修,要用就用咱原先的老设备。”

“挂了挂了,通知早就发出去了。”王刚摸着脱粒机滚烫的铁皮,一脸心疼道:“也该让咱们的大功臣好好歇歇了。”

“成。”范泗看了看外面排队的人,“没两个人了,等会他们弄完就拔电源拔掉,我今天刚好有点事,那我就先回去了。”

“你先回吧,这里有我看着呢。”

来的都是大队各家分到的粮食,一户都不会太多,大概就二十来分钟就能搞定。

等最后一户扛着尿素袋离开,王刚便打算去拔掉插头。

“等等!王干事等等!!”

王刚手里拿着才拔掉的插头,就见推着板车跑进来的老汉,无奈道:“大爷,这会都到下班的点了,你咋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