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6/7页)

这样一来,果然矛盾少很多。

谁都没开口程芬也不出门,最后便宜了江南阳,多喝了一碗加料的米糊糊。

江小娥瞅着,她真的很难不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故意的。

不然,没加料的糊糊人人抢着要,加料的糊糊也就他乐滋滋享用。

程荭趁着人都在,赶紧开口问了一句,“妈,周娄上门的时间定好了吗?我得提前给他回个信。”

“下周再定日子吧。”何泽兰说着,“周娄第一次上门肯定得好好招待,我和你江叔叔的意思是让东阳回大队看看谁家卖老母鸡,要是能买到就定下周的日子,要是没买到就再等等。”

“好,我听你的。”程荭脆生生应着。

她倒不是着急日子哪天能定下来,只不过想确定一下家里是怎么安排的,周娄第一次上门,要是清汤寡水接待,最后没脸的是她。

周娄或许不在意,但周家人知道了对她的印象肯定不好。

一只老母鸡,能看出家里对周娄的在意,也能在周家人面前给她撑撑脸。

她偏头道:“那就麻烦大哥帮着寻摸寻摸了。”

“小事。”江东阳乐意干这种事,一只老母鸡往小的算大概两块五角,他往家里报价就是两块七角,一来一回赚个跑腿费,乐滋滋。

就这样,江东阳两兄妹在第二天清早,带着任务推着板车一路朝着嘉田生产大队走去。

这条路不太好走,到了郊外就是泥巴路。

天气好也就算了,天气不好得踩一身泥。

今天他们运气好,晴空万里。

泥巴路都被晒得干裂,板车推在上面也不费力。

一路上两兄妹也不光走着,要是路上寻到一些木材就装进麻袋里,等进了生产大队板车上的麻袋鼓鼓囊囊,不明所以的人还当他们带回来了什么好东西。

“东阳啊,前几天不是才回来吗?怎么又过来了。”

“哎哟,这次还是推着板车回来,带了不少好东西啊。”

“东阳爸就是孝顺,在城里那么多年也没忘记老家的人,隔三差五就让子女送东西来。”

“东阳,这次带得又是什么?”

“嗐,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江东阳随口乱说,“我爸车间有个工友,他媳妇娘家在东北,你们没见比咱们这边的山大十倍的山吗?那山里的山货可多了,啧啧,真的是让我开了眼。”

山货和板车上的东西有关系吗?

他又没说有关系,至于其他人怎么联想那是他们的事了。

“不说了不说了,我还得赶回去呢。”江东阳对着他们挥挥手,“水生叔二妞婶,我和妹子就先回去了。”

说完,和小娥推着板车往老屋的方向走。

瞧瞧两人用劲的样子,江水声一脸羡慕,“我儿子要有东阳爸那么孝顺就好了,隔三差五就来看望一次,有什么好东西还惦记着家里的两老,东北的山货,我活了四十年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和咱们这边有什么不同。”

“谁又见过?”

“江湛生心真好,就是他爹娘瞎了眼,这么好的一个儿子不哄着,就知道偏心家里的废物。”

“对啊,前天我还听江婆子在骂,骂江湛生给的养老钱太少了。”

“那和湛生有什么关系?那都是比着江弘图给的孝敬钱,她觉得太少了,那也是她大儿子没本事,但凡多下地挣点工分,也不至于每年才那么点养老钱。”

“就是,上回她老头生病,还是江湛生请的赤脚郎中,要是靠她家大儿子,估计病死在家都懒得丢出去。”

“江湛生还是心太好了。”

“人孝顺啊,可惜江家两老不当人。”

江家两老怎么个不当人?

别的地方或许不了解,他们嘉田生产大队的人可是有目共睹,就说早二十多年前,要不是江湛生运气好躲过去,早就被江老头卖给一个傻子当丈夫了。

这些年他工作忙没怎么回来,也是时不时让子女来看看。

有时候光着手来探望,有什么像今天这样扛着麻袋,可落在江老头江老太嘴里,就是他们用一些垃圾来糊弄人,里面屁东西都没有,还骂江湛生黑心肝甩着他们玩。

可人家江湛生都是城里人了,真要狠心不搭理他们,干嘛常常派子女来看望?

他们要是成为城里人,谁乐意常常往乡下跑?

更别说养老钱,以及他们偶尔看病的花销,这些真金白银可都是实打实的。

早些年江老太还搬出一袋子野草,说那才是江东阳带回来的东西,这话谁信啊?都搬进自家院子了,谁知道是不是她偷摸换了,然后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大儿子。

那一次东阳小子别提有多难过,什么话都没解释,就垂着头离开了。

不过到底是一家人吧,没几天那小子又屁颠屁颠进了大队,“阿爷阿奶”喊得特别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