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3页)

麻烦是麻烦了点。

但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没好处。

正是积攒经验的时候,多做一些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坏事,而且在做的时候还能挣个外快,也算是喜上加喜吧。

再来,麻烦的事也是因为人少,摊在几人身上的事多。

等互助小组一成立,还怕没人来干活?

不过这一切还得看对方接不接受得了这个价格,再积攒经验也得有点酬劳才有动力,再低就没啥必要了。

“十五块钱一台吗?”张大队长显得有些犹豫,这个价格不高不低正好卡在中间,一时之间有些犹豫。

韩老爷子却拍了一下他,“我觉得可行,最多五年就平回来了,往后多一年算赚一年。”

大队去公社借用机器,以及他们有了脱粒机后,周边大队来他们这借用机器,最多四五年这钱就能平回来,哪怕最后这台机器只能用个七八年,他们也是赚的。

“行,那就这么办!”张大队长咬咬牙,不过他还是确定了一下,“换了配件的机器一定能用吧?小同志啊,不是我不信你们,这钱可是咱们整个大队从嘴里省出来的,一角一分都不能乱花。”

“行不行用了就知道。”江小娥轻笑着,“你们觉得机器好用再给维修费就是。”

“好好好。”张大队长听得心里踏实,“那什么时候能换?”

“我们还得先看看韩大爷做的机器,了解更清楚才好制作配件。”

“那还等什么!”张大队长立马站起来,“走走走,我们去老韩家。”

“可是活……”

“什么活不活,这也算是大队的活,老韩这台机器要是弄好了,他以后就是三洲大队的大功臣,工分不会少了他。”

有了张大队长发话,那还等什么?

一行人又转移阵地,直接去了韩老爷子家里。

老爷子的家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土瓦房,墙上窗上还带着修缮过的痕迹,唯一不同的是他家院子里摆着三台细长的脱粒机,有一台半拆开,边上还放着不少木活工具。

“那天听这位小同志说过滤网,我就有了好奇心,想着自己弄一个试试。”韩老爷子见他们好奇,便主动解释着,“不过制作的时候把里面塞得太满,想再塞几片过滤网还挺费劲,对了……”

他像是想起了一件事,“过滤网应该不是用生铁为材料吧?你们收费那么便宜,制作的材料是打算用木材还是其他?”

“竹片和细麻绳。”江小娥解释着,“老师傅的手艺,经过特殊处理用个十来年不成问题。”

说到这个,四婆婆那边的成品给她看了。

甚至还专门安在脱粒机里试了试,效果确实不错,四婆婆手艺是真的很好,每个网格间隙就跟用尺子丈量过,看着大小一致,不但好用还好看。

算算时间,如果没意外的话卢老师应该去街道办下单子了。

每片竹编的过滤网定价一角两分,转包给望岗巷的街道办,由街道办下单给四婆婆,四婆婆接单应该在一角一分或者一角一张过滤网。

一天四婆婆能编织三张过滤网,不过还得经过一些浸水和熏干,得有个两天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对于四婆婆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进项了。

只是和江小娥想得有些出入。

卢伟志这会还没去望岗巷的街道办。

他本意是打算先去一趟机械厂,把两名学徒的名额定下来。

像这类学徒回学校组织什么互助小组,一般情况下对工厂学徒没什么好处,学校的学生那么认真地学习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着去工厂上工。

人家学徒这会已经在工厂拿着一份工资,还有大师傅专门教,怎么都比学校的学生来得强。

但谁也不是傻子。

听完卢伟志那么一解释,都明白这事能带来什么影响,再加上卢伟志原先是厂子里的大师傅,还是不少技术工的师傅,相当于他们的师傅的师傅,这个面子怎么都得给,当卢师傅一说完几乎所有学徒纷纷响应。

有一些大师傅还举起手跟着凑热闹。

最后迎来的是卢伟志用左手揍了他们几下。

人选不难挑。

卢伟志挑选了两个合适的学徒,约定好明天去学校汇合。

没多耽误就离开了机械厂,想着去街道办把订单搞定。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还没走出机械厂的大门就被人叫住了。

看着跑过来的人,他脸上不由带着些笑意,“来得正好,刚忘了跟你说,这周末回家吃顿饭,你阿奶都想你了。”

“好。”卢佺立马点着头,然后张了张嘴有些犹豫。

“怎么,有事?”

“阿爷,我……我也想加入互助小组。”卢佺其实这几天专门去打听过阿爷的那几个学生,之前阿爷特意问过他有没有兴趣制作一些东西,还提起自己的学生就在制作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