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赵干事的狂喜没人觉得意外。
他们甚至能骄傲的说, 谁会不喜欢这台机器呢?
和第一张照片不同,这次的照片机器的边上不仅仅只是五名青年,而是十五名青年, 唯一相同的是为首拿着奖章的还是唯一的女青年。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他们没咧嘴“傻”笑,而是一个个变得特别矜持。
王主任这次多留了一张照片,他打算在办公区收拾出一间杂物间, 专门置放这些照片和荣誉证书,总觉得有那么一天,那间屋子里能将这些荣誉都填满。
这话并不作假。
当送走赵干事几人,王主任都想着要不要好好庆祝一下,学校给予的奖励和公社的奖金一并分发,再多他也拿不出来, 就想着让他们多休息半天。
结果还没提出来,江小娥就拿出了早前准备的意向稿, 几人越聊越有干劲, 王主任估摸着他就算提出放假,这些学生们都不愿意离开,干脆就没提这个, 只是道:“中午给你们多开了个小灶,记得早点过来吃。”
不是太丰盛, 但也能尝到点肉荤。
没再打扰他们,王主任就打算离开, 荣誉证书现在还不会归学校管, 这些学生们肯定得轮番带回去和家里人共同分享喜悦,所以和建庄公社联系的时候,他特意将这十五个人的名字详细说了说。
名单虽长, 但不能漏下任何一个。
除了小江五人之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出过力,哪怕再小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功劳。
不过也没关系,正好在荣誉证书送回来之前将杂物间收拾出来,他还得再去申请一个玻璃展示柜,必须又大又明亮,任谁都能看清里面摆放的什么。
只是王主任走之前,江小娥就叫住了他。
提议有了,但他们没聊多久就陷入了僵局,他们对这方面的事了解得太少太少,在商议之前都得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江小娥叫住王主任,也是想打听一些情况,“王主任,你知道养蜂厂吗?”
“工厂吗?”王主任摇摇头,不过他想了想后便道:“但养蜂场我倒是听说过,应该是南方吧,养蜂场不在城里工厂,而是分配给生产大队的副业,由公社和生产大队统一管理……”
养蜂嘛,真要搁在市里那就不好了。
而且市里也没那么多果树任由蜜蜂采蜜,所以都分配给符合采蜜条件的生产大队作为副业,最后采得蜂蜜上交公社。
当然,这仅仅只是养蜂场,也不是没有一些人偷偷养蜂偷偷买卖,但他以前没接触过这些,“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我可以去打听打听,不过我可以肯定,咱们省城并没有养殖场。”
“是因为地理条件还是技术问题?”
“都有吧。”王主任苦笑一声,“不过我觉得后者的原因更大,因为你也知道,如果真有这门技术,就算地理条件不符合,总有公社和生产大队能让自身符合条件,多一项创收能养活很多人呢。”
说白了,还是没养蜂的技术。
不过同时,王主任在知道他们打算制作这类机器后,立马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整个人都有些激动了,“这样,我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打听一下相关的信息,有什么需要你们也可以尽管提,能办一定办到,要实在不行我也会尽可能想想法子。”
会这么积极,除了知道养蜂机的重要性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也是存着私心吧。
这个互助小组主要的核心是江小娥五人,或者说更重要的是江小娥。
但他们明年都会毕业,毕业之前弄出来,所制作出的机器将打上“职机”的标志,比如“职机TL一号”,TL代表着脱粒机,职机代表着职业机械学校。
可要是毕业之后,这五人估计没法再凑到一起,就算凑到一起到时候打上的标签也不会是“职机”,所以他当然得出点力,要是能早点弄出来,他们学校还能跟着沾沾光。
没其他问题后,王主任就急匆匆赶回办公室。
杂物间的事先放放,或者请人帮忙收拾收拾,现在最重要的事还是给小江几人提供一些帮助,尽量将机器制作出来的时间缩短一点,最好是在半年内!
看着王主任着急的背影,方大牛忍不住道:“总觉得他现在有点眼熟。”
但要说哪里眼熟他一时之间又想不起。
倒是罗朗补充一句,“是不是跟我们一样都有干劲?”
方大牛眼睛一亮,“对!好久没见王主任这么有干劲了。”
有干劲是好事。
虽然这边陷入僵局,江小娥也没闲着,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她给小组其他成员发布了任务,他们可以继续制作脱粒机,罗朗几人也能继续带着小组成员跑公社和生产大队,替脱粒机安装过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