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4页)

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

过程是真不难,甚至可以说比想象中容易。

七个蜂巢等他们上手,熟练度很难不上涨。

虽然有些马马虎虎,但他们做到了不是?

“这就好了?”钱嘉树有些不置信,他居然会养蜂了?这好像也不是太困难吧?

“想什么呢。”周洲拿出本子,他道:“首先得弄一个压制出巢础的小型模具机。”

“最好是两用款。”江小娥提醒着,“饲喂器也得一并弄出来。”

巢础用于引导蜜蜂筑造整齐巢脾,饲喂器分为多种,可适用于各种饲养方式,这些都是保证蜂群被转移过来后,既能提高存活率又能扩大蜂群。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可以先“甜”一下。

每个蜂巢里都是满满的蜂蜜,他们没有特定的工具,但可以就地取材。

用细细的木棍去挑巢脾里的蜜,甜丝丝的蜜味估计没人会不喜欢,周洲一边呼着棍子一边发散思维,“巢础容易,选用好材料可以直接高温加热使其固形,就是不知道得选用哪种材料。”

“塑料?”

江小娥摇头,“塑料味大,蜂子不一定能在这安家。”

就现在来说,哪怕没有人工巢础,蜜蜂群也能存活,因为他们从蜂巢中已经转移出一部分的巢脾,照样能产蜜。

但他们费这么大的劲,可不仅仅只在意这一点巢脾上的蜂蜜。

简单点说,巢础就是人工制造的蜜蜂巢房的房基,是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只要有这个基础在,蜜蜂才可以在上面快速泌蜡造脾,能够促进繁殖,也能大大增加产蜜量。

所以说,这点很重要。

只要将巢础弄出来,以后他们不需要再依靠蜂巢里面的巢脾产蜜,可以直接将蜂后放进装着巢础的蜂箱里,追寻而来的蜂子能直接在这里落家。

而她估摸着,这些蜂子肯定不愿意住在“塑料”屋里。

那他们在制作这台机器之前,就得先确定一点,她道,“我们可以先简单称呼它为模型制作机,但模型制作的方式除了高温之外还有其他,我们在制作这台机器之前,首先考虑的就一个点。”

江小娥伸出一根手指头,“它的材料,只有确定巢础的材料,我们才能开始制作定模的机器。”

“木头?”

“土呢?”

“土?”

“就跟土罐一样,可以先用木框制作出模型,先用黄土简单定形,再用烧制的方法……”钱嘉树说着说着,不由挠挠头,“不过这样就和咱们没啥关系了,总不能半路转行去烧窑。”

“土不行。”周洲用带着手套的手指触碰着巢脾,他道:“你们看,它们并不坚韧,是很有包容性的,高烧烧制的土砖太硬了。”

钱嘉树挑挑眉头,“所以得找一个具有可塑性的材料?”

周洲摇摇头,“我也不是太确定。”

“那就都试试。”江小娥倒不觉得麻烦,本来科研就是一样一样尝试过来,她弄来这么多蜂巢不就是想尝试各种可能性吗?

她道:“明天吧,学校工具多一点,我们先用能想到的材料都试一遍,直接放进蜂箱中尝试,总能找到最合适的。”

“行。”

“听你的。”

“那我们现在干嘛?”

“放学回家。”江小娥指了指头顶,“这个点都到放学的时候了,剩下的明天再说。”

不过她又指了指那几个被割开的蜂巢,“一人分一些,拿回去尝尝味道正不正,我们得尝尝野蜂蜜的味道,才知道养殖的蜂蜜是不是一样甜。”

“……”

面前几人听得是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一通歪理,偏偏还挺有理,一个个顿时喜笑颜开,这些蜂巢虽然已经被割开掏出最重要的部分,但请原谅他们都是生手,总会遗留一些在上面没法割离。

就算拿回去,也能从上面刮点蜜尝尝。

他们五人,外加高村四人,每人都捡了些打算带回去。

不过就在他们要离开时,罗朗举起手,“那个……我有一个问题,这些蜂箱就这么放在这里吗?”

“……”

“对哦,蜂箱怎么办?”

“该死,这里连个存放东西的地方都没。”

“要不留两个人在这里守着?”

“那不行。”钱嘉树连连摆头,“这里虽然不算特偏僻,但周边很少有人家,万一出个什么事,连帮忙的人都没。”

一共七个蜂箱,他们在挪窝时并没有将巢脾里的蜂蜜取了,也就是说这七个蜂箱价值二十多块钱,万一在这里遇到起了歹心的人怎么办?

就算可能性不大,但他还是觉得别冒险的好。

“回去再找黄大爷来接吧。”江小娥说着,“把盖子都盖上,确定两边的洞口被纱网罩住没堵死就行,拖回学校放在仓库,明早再麻烦他送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