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4页)

谢绝娣听后就是一笑,接着缝手里的衣服。

这就是她愿意接受江东阳的原因之一。

最开始时,她还没有一份像样的工作、还没有固定的住所时,只要认识她的人,都会劝她。

‘为了孩子,再找一个吧。’

‘你一个人哪里能养的大一个孩子?’

‘孩子没爸爸怎么能行?’

后来她向所有人证明,就算没有一个男人,她也能好好养大儿子。

一份捧着铁饭碗的正式工,一座宽敞的小院,虽然没法天天大鱼大肉,但他们娘俩吃穿也不愁。

可还是挡不住有人劝她。

‘孩子得有个爸爸,有爸爸护着他,他才能健康成长。’

‘有个男人在,你儿子以后就不怕被欺负了。’

‘没爹的孩子,一辈子都会被取笑,你得给他一个完整的家。’

这些话她听了不知道多少遍,即使她用行动证明她不需要一个男人来养家,也能带着杨采好好生活下去,但每一次媒婆上门或者是周边人,来劝慰的话都是让她为孩子考虑。

从没人为她想过。

因为她是个母亲,所以她的一切都得优先为孩子考虑,就算她不愿意,为了孩子委屈一下又怎么了?

这就是别人“赋予”在她身上的责任,好像她一个母亲不这么做就是罪大恶极的事一样。

谢绝娣很爱自己儿子。

但她并不觉得爱儿子的表现就是要牺牲自己。

而那些类似的话她听的太多太多。

只有江东阳告诉她,在做决定之前首先得问自己想不想,如果不愿意,不需要为任何人牺牲自己。

这番话谢绝娣敢肯定,一旦被其他人听去,一定骂他自私。

做人怎么只能想着自己?

当父母的不为了孩子还能为谁?

可她心底却很赞同。

说她自私也好、说她冷血也罢。

随便怎么说,她只知道她得爱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自己,那她这一生得多可悲啊。

而江东阳在这点上和她很像。

要说他对家里人不好吗?

谁都知道江东阳是个街溜子,但一遇到家里的事他永远是毫无怨念地奔走在最前方。

可他都会理直气壮地表现出最爱的永远都是自己。

谢绝娣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或许这就是书本上的共鸣吧?

越和他相处越能感触到更多,这个比她小几岁的男人,比想象中还要来得稳重,他答应过她,只要她不松口绝对不会透露出一点,一定不会败坏她的名声。

他总会在意外的时候出现,塞给她一些哄着小女孩的东西。

头绳、丝巾,好几道可口的饭菜。

每一次的接触,他从没在她面前提自己对杨采有多好。

虽然这是她早就知道的事,有他的陪伴,她的儿子这段时间快乐许多,每一次两母子靠在一块聊天时,稚嫩的童声总会不住提起“东阳哥哥”。

但江东阳没有一次为此邀功。

接触多了,难免会多了些在意。

再加上时不时上门的说媒,外界那些异样的眼光和声音,哪怕一次次拒绝始终摆脱不了,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也罢,现在既然遇到一个有些兴趣的对象,她便想着也许自己可以试一试?

结果她没想到的是,江东阳的回应是那么的迅速和果断。

一共两百二十一块五角七分,是他毫不犹豫塞过来的钱,说是以后家里全由她管钱。

当时谢绝娣就笑了。

两人的事还没影子,他就将自己的家底掏空。

这笔钱,其中一百块钱应该是江叔分给三个子女的彩礼和嫁妆,剩下的应该是他自己攒下来的,她倒是没想到江东阳这么能攒钱。

钱她收了。

但事最后成不成还得看江家人的反应。

谢绝娣绝不会看低自己,但也是明白对外她和江东阳有些不匹配。

她今年二十八岁,大了江东阳整整六岁,还带着一个六岁的孩子。

估计没哪家的人愿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年纪大这么多还带着孩子寡妇,所以江东阳塞的钱她收了,但会不会再还回去还得看江家的情况。

如果江家有反对的声音,她绝对不会为了江东阳委屈自己,哪怕江东阳是这么多年唯一让她松动的男人,她也不会。

很显然,江东阳也懂她。

所以等两父子走到一处无人的地方,他就先开了口,“爸,我可是你亲儿子,你可别害得我结不了婚。”

江湛生不想跟他扯嘴皮子,直截了当问:“你不会是因为不想下乡,所以才想和小谢结婚吧?”

泽兰为什么要催着程芬相亲?还不是想着她找一个有工作指标的男同志结婚,这样就能顺利留城,不用下乡。

性别反过来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