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4/4页)

“其实我也不太清楚这算不算好,但是每个蜂房里面都满了大半,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蜂群里面多了一些小蜂。”

高村这段时间真没偷懒,只要手中没活都会待在这边守着看着,时不时就翻动一下箱子看看里面的情况。

他自我感觉挺不错,毕竟蜂房里面的蜜是一天比一天多,现在已经满了大半,感觉再过小半个月就能满了。

但他以前没养过蜂,所以也不清楚这些情况是好是坏,只是把自己每天观察到的记录在本子上,“江组长你看看,这都是我记录的一些数据。”

江小娥接过本子看了看,一边看着一边问了几个相关的问题,大概十来分钟后,她便问道:“你觉得哪几个箱子中多了小蜜蜂?”

“四号和六号。”高村犹豫了一下,“不过我也不是太肯定。”

毕竟他也没法数,只能用眼睛去看。

江小娥说:“将这两个箱子和其他箱子隔开,并在外箱做好撑架,等过两天我带去永安大队问一问。”

“行,我等会儿就带着人做。”

江小娥点了点头,轻笑着:“辛苦了。”

高村的记录做得很详细,他现在把每个人工巢础的数量给记了下来,和先前一样,每一片人工巢础上都会空一些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蜂群对这一些“房子”一点都没兴趣。

不过这倒不是一个让人担忧的事。

因为数量很少,三百多个巢房中也就十几个空房子,就算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空房子的数量不会继续往上增,都不算大问题。

因为本身它就不是一个需求高的精密物件。

可以容忍一些小瑕疵。

当然了,要是能解决自然好。

她打算过两天去永安大队时问问熊表舅,要是他也不知道的话,就只能以后再说。

只要养蜂的事能推广,她不用去找,那些养蜂人都会主动出现,那时候她能从他们口中得到更多的养蜂知识,或许就能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了解过蜂箱的情况后,她就加入制作中。

石蜡热胀驱动器的制作方法其实不难。

所需的零件也很少,除了最为重要的活塞之外,就是一根全密封的铜管、石蜡、弹簧以及杠杆。

看似几个简简单单的零件组合起来,发挥的效果让人惊叹。

制作过程也不算完全顺利,常规活塞想要减少推力,需要一步步调整实践,头一次他们调整的方向不对,在实践时直接炸开,好在几人远远避开并没有伤到。

不过这声炸响,江小娥并没有感觉到失望。

这点响声,是失败了但也意味着他们离成功并不远。

果然,在连着调整三次后,又一次实践中并没有炸响声,而是“咔嚓”的一声,这声“咔嚓”响连同着杠杆偏移……

“这是?”方大牛有些激动,嘴里两个字想说又不敢说。

江小娥忍不住笑开颜,“成功了。”

“啊啊啊我们真的成功了?!”

“成功了,我们真弄成了?”罗朗狂跳了几下,高呼着,“小娥姐你真牛!”

周洲忍着狂喜,他走过去用温度计测量了一下,“在合理范围内,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装上去试一试?”

“装。”江小娥立马点头,她的话一出根本就不需要她来动手,边上四人就抢着来做。

本身这个部件就是完整的,在制作之前他们就留好了几个卡槽的位置,只要安装在压花模型的前端就行。

一安装上,整台养蜂机就算是完成了三分之二,就算暂时没有后面的三分之一也不影响,因为前面的三分之二属于养蜂前,而后面的三分之一属于采蜜机。

一个前、一个后。

江小娥是因为这些都属于养蜂需要的功能才组装在一块。

但真正说起来,这三个部分都能分开使用。

一个预热、一个压花、一个采蜜。

就算三者不分开,也能分为两部分,前两个为一体,后面一个单独使用。

不过这些暂且不说,当“石蜡热胀驱动器”安装上去,钱嘉树就已经提来了一个火盆,点燃柴火,火焰升起,在火焰的上方有一个装着蜂胶的铁钵,等温度升高大概十来分钟的样子,达到蜂胶的熔点后就听到了“咔嚓”的一声。

江小娥早已经用双手握在把手上,她转动着轮盘,铁钵将达到熔点的蜂胶倒出,一路流到压花模型处,她转动的速度没变,随着缓慢地转动,一片被压制出六边形纹路的人工巢础出现在几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