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3/4页)
条件是一定要谈的。
这么好的一个创收项目直接递过去,不管是公社还是生产大队,总不能白白占了好处吧?
他们学校又不属于搞建设的官方单位,可没那个义务。
而且还不单单是学校。
王主任直接问道,“还有呢?你们可以提一些要求,不管是材料还是人手,只要合理我直接同意,都不需要和那边商量。”
这就是江小娥愿意和学校多来往的原因了,有些事不用她出面就有人帮忙办妥,“之前我们实践过,在蜜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一个人最多管理二十个蜂箱,我想着前期按一百个蜂箱安排,也就是说需要五个人手……”
她这个安排也算合理。
如果蜜源充足,一个人也不是不能直接管理大几十个蜂箱,放蜂没那么繁琐,在合适的地点由它们去采蜜就行。
但现在不是柚子树开花的季节,永安大队合适,也是因为熊表舅有一些秘密养蜂场所,只是这些场所并没有集中在一个地方,一个人根本管理不过来。
而等到明年蜂群扩大,即使蜜源充足,需要的人手也不会少于五人,这个人数正正好。
王主任不等她说完,直接道:“行,这五个人选你来安排。”
江小娥轻笑,“除了熊表舅之外我这边会推荐三个帮手过去,另外一个就在生产大队挑选吧。”
总不能全都占光了,留一个名额给永安大队,这样二哥他们在那边也不会有眼红的人来挑事。
“就按你说的来。”王主任爽快答应,“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永安大队?”
“后天吧。”江小娥道:“去永安大队得带上不少东西,我们还得准备一下。”
“行,后天你们在永安大队多待一会。”王主任心里有了打算,他道:“后天上午我直接去建庄公社和他们谈,下午我就带他们去生产大队把这件事说定,你觉得这五个养蜂人得开个什么价钱?”
“暂时不开。”江小娥不想一开始就直接谈钱,现在谈钱免不了拉拉扯扯,五个人的工资看似不多但也不少,公社那边要添五个名额总得有理由,哪怕养蜂的前景好,但没看到实际的创收都是白搭。
倒不如等两三个月后,“现在这个季节两到三个月能取一次蜜,等把成果摆在那,再说工资的事。”
“我晓得你的顾虑。”王主任说着,“那这样,不要工资但也能拿一些补贴,这些建庄公社也该掏,没道理真白白替他们干活了。”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约定了后天在永安大队见面的时间。
这边忙活完,江小娥又去了一趟仓库那边,因为上次的提议,互助小组这段时间一直在三洲大队和韩老爷子学木活,想着将除了滚筒和齿轮之外的部件全都换成木头为材料。
所以正好错过,她去的时候仓库根本没人。
这边没人,她便挎着包回了家,打算将二哥送去养蜂的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同时,罗朗也回家了。
平常日子,他是一个月都难得回去一次。
家里人心疼他一来一回走那么长时间,他也不想回去吃家里的存粮,就怕他吃了家里人少吃几口。
不过这种窘迫的日子在几个月前就消失了。
他不再是那个一掏兜都掏不出几分钱的穷学生,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忍着饿着,哪怕饿到肚子烧的慌他也绝对不吭一声。
在家里也不是你让我我让你,互相让着清汤寡水的糊糊。
从跟在小娥姐身边,不知不觉中他的兜是越来越鼓。
从一开始的精打细算,到现在发现自己居然攒了好多钱。
这些都是维修挣来的钱。
分到他手上的往少的说有几毛、往大了说有几十块,和半年前的自己完全两个样。
不过有了钱罗朗也没乱花。
给家里置办了一些要用的粮食和物件,凑了些钱给卢老师送了些礼物,再有的大花销也是他请几个小伙伴一起下馆子。
那是他头一次请客,花了他人生中最大一笔饭钱,但丝毫不觉得肉痛甚至希望小伙伴们能再多吃一点。
而这次回家,如果不是急着给家里带去这个好消息罗朗宁愿走上三四个小时也得把车费钱省下来。
穷惯了的他,能挣也舍得给自己在意的人花钱,但好像花在自己身上就觉得心疼。
坐在大巴上的罗朗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他想着这个习惯得改一改,他永远都成不了那种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但这么努力的自己好像也值得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
带着这个想法罗朗一路回到生产大队。
正好碰到社员们下工的时间,和经过的乡亲们打了招呼后他就跑到了母亲身边,将她手里的竹筐背在身上,咧开嘴角道,“妈,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