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4页)

但每一次小娥姐所说的话都会给自己留一些余地,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有样学样了。

几人商量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让罗母先去。

人选一决定下来,罗母就特别的紧张,不住地问着,“我能行吗?我要是做的不好怎么办?我不会给你添麻烦了吧……”

“妈,你这辈子有什么事是做不好的?”罗朗眼里带着些崇拜,他从不觉得自己的母亲差劲,即使她没读过书、不认识字,但是她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爸爸一起撑起了这个家。

阿爷去世之前就曾经跟他说过,说他们罗家最对不起的就是他妈妈,从她进门到现在没过过什么好日子不说,为罗家生儿育女,还一起担起了顶梁柱的责任。

至于妈妈能不能学会,他敢肯定可以。

养蜂不是什么太有技术性的活,技术含量都已经容纳在他们制作出的养蜂机中,只要够认真够细心,一定可以胜任。

他妈妈一直都是干活的好手,要不然十个工分可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

罗朗知道光这么劝肯定劝不了,哪怕说得再多该紧张还是会紧张,这一点他以前也体会过。

与其去劝,倒不如给她找一些事做,“去永安大队之前得找大队长开张介绍信,还得跟他知会一声,好提前找个人来顶替你先前的活。”

这个倒不怕提前泄露什么。

毕竟妈妈就算去,那也是纯义务帮忙。

不拿一分钱工资帮人白干活,地里的工分也挣不到,就算大队的人知道了也不一定觉得这是件好事。

要是干活的地点在城里还好说,可干活的地点是另一个生产大队,也就是说去其他生产大队白干活,还得耽误自己挣工分,谁会觉得这是件好事?

所以没必要遮遮掩掩,早点把介绍信办好了收到通知就直接过去了,也不会耽误了小娥姐的事。

对于“白干活”这点,罗父两夫妻倒想得很通透。

“别说是两三个月,就是让我去干半年都成,人家给咱们这么好一个机会,就当作是回报。”

“反正这个时间,你妈过去了我还能在这干活,再加上你之前提来的那些粮食,一年半载也能耗得起。”

说来也是儿子给他们的底气。

要是换作以前,一人干活可养不起一家这么多人,就算有这么个好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犹豫许久。

罗朗这边商量好了,周洲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他家条件可以说是小伙伴当中最好的一家,毕竟他爸是运输队的司机,除了工资之外还能从其他地方捞点东西回来。

但就算是这样,一个工作指标对于他们来说也尤其地珍贵,哪怕工作地点是在生产大队他们都欣喜万分。

只不过名额到底该给谁,一时之间还商量不出来。

周家人口多,有一点他们也必须多考虑一下,永安生产大队离这边挺远,而且真要在那边常驻干活,一个月都很难回来一两次,要是给了小两口中的一人,总不能让他们分隔两地吧?

周洲没掺和这件事,完全让他们自己商量。

他这么放心是因为他知道爸妈绝对不会亏待他,不管这个名额最后到底给哪个兄弟姐妹,那肯定也不是白给。

只是让他们早点决定好,别耽误了事。

周家因为这件事屋里的灯一夜都没灭,尤其是周爸周妈两人商量了一宿,除了名额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事宜,全部都商量好后才约定好给哪一个人。

江小娥那边也差不多。

他们不需要确定名额,所有人都为程华能有工作而高兴,高兴时江东阳在边上打和声,硬是掏了程华三块私房钱请大伙吃了一顿炖鸡。

鸡是现杀的,加了一点熊明送来的蘑菇,香得不得了。

一个个吃得肚撑,晚上八九点都还待在院子里聊着乐着,聊得好晚才各自睡下。

第二天要不是四姐喊了喊,江小娥怕是得迟到了。

不过就算迟到了她也不慌。

去学校可以解释说自己去养蜂基地干活了,去养蜂基地那是连解释都不用解释,反正都是自己人,她这个小组长迟到也没人会说。

今天的活也不多,也就是收收尾,紧跟着将明天要带去永安生产大队的东西打包,没什么太复杂的事。

除了要带去的两个蜂箱之外,他们还特意准备了十几片人工巢础,数量不多,要分箱的话估计也就只能分五六箱,但他们手中的蜂蜡不多,该怎么增加她打算把这个问题交给养蜂基地的人。

想增加有两个法子。

一种是无成本时间长,另外一种就是时间短需成本。

前者就是等蜂群慢慢扩张,蜂群一扩张,自然能从蜂房中割到蜂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