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3/4页)
这次是这次,下回是下回。
下回他们真的上门了老师不开门,也能让师母开门。
反正他们是不可能光着手来,就算实在是拿不出东西,也得从街边薅两朵野花带过来,他们先前就注意到了,师母很喜欢在靠窗的桌面上放一个花瓶,有几次过来花瓶里空空如也,可也有几次里面插着几朵绽放着的花朵。
他们带着花上门,卢老师喜不喜欢他们不知道,师母肯定会喜欢。
蜂蜜水冲好,几个人就围在桌边聊了起来,卢伟志先是问了问养蜂机的一些事,其实没他掺和在里面,这些孩子们也干得特别好,可他就是一个爱操心的性子,总喜欢把事问得清清楚楚,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出出主意。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聊的倒是兴起,钱嘉树更是拿出了纸和笔,将卢老师提的一些意见写了下来。
不过也没聊多久,倒不是卢伟志不想继续往下聊,而是他发现这些小江他们的安排特别地妥当,虽然也不是不能找出一些细小的问题,但是他觉得这些问题有助于他们成长,没必要一一摊开了说。
说得太细致,不利于他们自主地思考,而且有些问题如果是自己发现并解决,带来的快乐更多!
这点,是他自己经历得出来的结论。
等养蜂机的事聊完,钱嘉树就迫不及待地问着,“老师你刚刚说的回来是什么意思?”
要不是老师一直拉着他们说养蜂机的事,他们几个早就想问了。
“这个啊。”卢伟志端起一杯蜂蜜水,浅浅抿了一口,说着:“你们要知道老师我可厉害了,上回外省请我去参加交流会,这次首都那边请我去维修一批老式的机器,正好学校要放假了我就应了下来。”
“首都?”
“你要去首都啊!”
“老师,首都就和电视上一样的吗?”
先前卢老师说“回来”,他们就隐隐约约猜到卢老师有可能要出门,多少还是有些担忧的,毕竟老人家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而且正好是这个关卡出门,说不准还有避着卢建国的一家的意思。
这让他们不得不想是不是卢建国把老师一家给逼走了,心里多少有些不平。
可是听到首都两个字,心里这些想法全都消失不见,那可是首都啊!
老师能被邀请到首都维修机器,其中的含量就不用多说了,可不是谁都能去的。
卢伟志微微昂着下巴,“当然是真的,不看看我是谁?”
“行啊,在孩子面前可别这么显摆,别教坏了他们。”黄大荷走过来轻轻拍了拍老头子的肩膀,她笑着说,“等我们过去了拍张照片寄回来,你就知道和电视上是不是一样的了。”
“师母也跟着一块过去吗?”
黄大荷点了点头,“这一去就得好几个月,我和你们老师在一起后就没分开过这么长时间,我要不跟着哪里放心的了。”
卢伟志也跟着说,“我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待在家,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带她去外面多走走。”
也是因为上一次一同出远门的缘故,他们走出门之前特别紧张害怕,可当他们走出去之后就会发现这真的不算什么大事。
累是累了点,但是心情豁达了许多也长了不少见识。
与其待在家闲的胡思乱想,倒不如趁现在他们还走得动,出个远门看一看这大好河山。
几个年轻人对首都特别地好奇,尤其是在他们不担心后,一个个就不停地问,不知不觉中外面的天色都变得有些黑了。
还是卢伟志先“赶”人,“行了行了,问这么多有什么用?你们就加紧学加紧干,等以后亲自去首都看看,至于现在,都赶紧给我回去。”
天色都要黑了他也不放心这几个小家伙,便想着找附近的年轻人送一送,钱嘉树赶紧拦了下来,“不用这么麻烦,我和罗朗他们结伴,小娥的大哥也在外面等着。”
卢伟志想了想,随后点着头道:“那行,路上注意安全。”
不过没马上让他们离开,而是和老伴进了里屋一趟,等出来的时候两个人手里拎着几个竹筐。
竹筐里都塞得满满的,他道:“这些东西你们都拿回去,别先急着拒绝,都是家里的一些存货,我和你们师母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放在家里得放坏了。”
这些竹筐很显然不是刚刚收拾出来的,而是早先老两口就在准备,除了老伙计和自己的徒子徒孙外,他是特意留了五份出来。
本打算让老王给他们带过去,却不想这些小家伙们还知道惦记他,先上了他家的门。
“都拿着。”黄大荷也跟着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一些粮食吃食,确实不能久放,你们拿回去了也得赶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