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4页)
铜片很好认,但他们并不确定安装在什么位置。
所以直接替换尺寸差不多的材料,装上后再试机。
如果能转动起来,那他们就猜对了,铜片可以替代石墨片,压在转轴一端作为电流输入。
他用钳子将铜片弄上去,十分钟后又一次安装好,放在导电装置上继续试机。
对比起第一次的紧张,这次又是罗朗按下电源,但他这次没紧张到闭上眼的程度,而是亲自看到电机运行起来。
“对了!”
“差不多的作用,我们没有猜错!”
“记下,铜片可替代石墨片。”
“继续。”周洲跟着又将电机拆开,这次换了另外一个部位,反复替换反复尝试,还真让他们连着试出了三四个材料的作用,并成功制作出第二个电机。
有了第二个电机,四个人不用围在一块了,分为两组各自替换,这样或许能加快速度。
只不过……
后续比他们想象中要来得慢。
特别慢,如果前四个材料他们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尝试,那第五个材料他们就花了一个多小时。
最开始是在尺寸差不多的位置尝试,尝遍了还是不行,紧跟着他们又尝试放在尺寸区别大的位置上,这样就需要将所有材料进行一个调整,好在他们对这种空间的调整已经很熟悉了,钱嘉树在纸上连着画了好多种方式,四人商量了十来分钟,最好选择了最合适的一种。
果然,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
当位置调整后,电机再一次运转起来,这一次每个人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容,即使过程已经变得重复又繁杂,但这种成功带来的喜悦让每个人都越来越有劲。
第五个材料尝试完,接着就是第六个。
第六个很关键,第六个材料尝试成功,就足够材料制作第三个电机,也就是说剩下的材料正好能做第四个电机,这何尝不是在告诉他们,成功就在眼前!
结果……
一个半小时过去,他们还没有一点进展。
所有位置都尝试过了,也学着第五个材料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位置的调整,可不管是第六个还是第七个材料,他们怎么试最终的结果就是通电后没法正常运行。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两个电机反复试验了二十一次,但次次都不行!
“怎么会这样……”钱嘉树一手抓了抓脑袋,另外一只手一直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个本子都快用完一半了,“明明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多种替换方式怎么就不对了?”
周洲皱着眉头,他并没有着急地再次尝试,而是打算停下来仔细想想,“不行就是思路的问题,我们再重头理一理。”
而此时,另外一边的江小娥正啃着一个苹果,看着表皮不好看,可吃起来特别的甜,是王孝老家种得一颗苹果树,据他说从小的时候就种着的,每年结果不多,但吃起来又脆又甜。
没错,江小娥在盘点摩托车时还有工夫和身边的人拉扯闲话,自始至终就没表现过着急的样子。
王孝一开始还挺为她着急的,结果发现人家一点不慌,而且行事都特别有规划,先前的那一堆“破烂”被分为好几堆,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每一堆都是特定的部位配件,看着有理有据,他也就没多嘴。
见她在边上歇息,还拿了一个苹果和她分享,并极力夸赞家里的苹果树,说着说着还在无意中许诺过两天再带一些来厂,让大伙都尝尝。
不管怎么说,他家苹果就是好吃。
王孝都将苹果核嚼碎了吞下,他小声道:“他们那边……”
想着说要不要提醒一下,可骆工又说过不要他多嘴,虽然现在多嘴了骆工也不一定会知道,但又觉得这样挺不好。
他不能提,但小江同志可以啊。
骆工可没说不让她多嘴。
这样还是有些不符合规矩,但他其实也不是不能当作没看见,帮忙不行稍作提醒还是可以的吧?
“没事。”江小娥一点都不着急,视线一直落在那边却没打算说些什么,她继续啃着苹果,仿佛眼前的四个小伙伴并没有遇到难题一般。
而这时,罗朗突然说了一句,“不如我们再试一下第十二次的试验?”
“第十二次?”
钱嘉树将本子往前翻,翻出第十二次的粗笔图稿,“放在七号位置上?为什么要单独试试这个位置?”
罗朗还有些少年气息的脸上难得没有了笑容,但他也没愁眉苦脸,面对小伙伴的追问,他回答着,“因为它动过。”
又或者说是抽动了一下。
他道:“其他二十次全程没有反应,就这次抽动了一下,我总觉得可以再尝试一下。”
“那就试试。”周洲率先拿起点击,又一次拆开,将罗朗说得那个材料安装在七号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