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4/5页)

江小娥还是那副笑脸,一旁的江湛生是笑得豁牙了,回来的路上小娥就跟他说了工资的事,当时就是又惊又喜。

以正式工身份入厂他先前就知道,不单单是她,她那四个小伙伴谁不是以正式工进入各自的工厂?

但这个工资还是有讲究的。

就拿他来说,他没升大组长之前,一个月工资是三十三块钱,和泽兰一个数目,但他们进厂转正后,工资是从十二块六角涨到了二十九块,多的那些都是这些年靠工龄一点一点涨起来的。

那为什么小娥正式工拿得工资比他们高?

因为小娥拿得是二十五级办事员的工资!像这类级别,一般都是大学生分配进厂,要不就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退伍兵,其中少数也有像小娥这样,靠真本事的技术工。

也就是说,一般人的起点不会这么高。

起点高,不单单代表现在拿得工资比正式工的多,还代表她以后更好晋升,还是以他为例子,他升为大组长后工资涨到三十九块五角。

如果不是大组长的位置去年空了出来,龚主任就算想提他都提不了,还是那句话,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职位的名额都有限,不是想调就能调。

没有位置上升,他们只能靠工龄涨工资。

除非能力出众,按特例调整。

但小娥和他们的情况就有些区别,她这个晋升还不一定得等位置,他是占了一个大组长的名额才涨得工资,小娥哪怕没往上升职,只要她干事能力强,拖拉机厂能直接不调岗位直接提高她的工资标准,晋升到二十四级工资,工资直接上涨到四十三块钱!

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和退伍兵吃香的原因之一。

也是街坊们反应这么大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小娥直接成为正式工就已经很不可思议了,没想到还是以二十五级办事员的身份进厂!

一开始就拿三十七块五角,比他们在场很多人工资都要高呢。

街道上不住传来惊呼的声音,同时有不少人心里想着,学!必须让家里的孩子们好好学!

不拘男娃女娃都得学!

男娃要,女娃也得学。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话没错,原先有几户还想着让家里姑娘辍学的,这会也转变了想法,不就是一份学费嘛,家里咬咬牙怎么都能挤出来!

学好了,不说像小娥这么有出息,入厂就能拿二十五级工资,但学好了万一能被某家厂子看中,还能靠自己留城不下乡。

现在这种情况,想为儿女弄一个工作指标实在是太难太难了,现在小娥以自身为例子,告诉他们孩子们还能靠自己留城,那谁不想试试呢?

退一万步,就算不行。

有一门技术在手,要真是下了乡说不准还能弄个轻简的活,姑娘自身条件好,也更好相看个对象。

只要孩子们好好学,这份学费花得不亏!

反正这一晚,整条小巷几乎没什么人能安稳睡着,家家户户都在说着江小娥的事,跟着又和身边的人商量着怎么安排家里孩子读书的时候。

想送孩子们去学门手艺,首先想到的就是江小娥所在的技术学校,不单单是想跟着江小娥走她走过的路,也是因为大部分的中专都停止招生了,他们这边最近的也就是职工机械学校。

对于这些人怎么想的,江家这边其实也能猜到一些,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在欢喜庆祝之后江湛生还是叮嘱了一句,“以后别人要是问起学校的事,你千万别替他们做主,就说说学校的一些情况就行了。”

孩子们读书是件好事,要不然他和泽兰这么辛苦也不会供着孩子们读书,除了程华实在读不下去以及还在读小学的南阳,其他几个孩子都供着上了高中中专。

但也不是每个孩子毕业后都能靠着学历捧上一份铁饭碗,他就担心街坊们看小娥越来越好,而他们自己的孩子们没读出个所以然来,把矛头指向小娥。

江东阳笑了一声,“爸,你未免也太操心了!”

江湛生瞪了他一眼,“我可没开玩笑。”

他绝对不是太操心了。

就算不是所有人会指责,肯定会有个别的人不满,到时候说得多了谁知道其他人会不会真听进去?

所以,有些话还真不能随便说。

“我可没说你开玩笑。”江东阳还是在笑,他乐着道:“你这话根本就不用叮嘱,小娥心里都有数,咱们家最让人放心的除了她之外还有谁?”

江湛生一想,还真是这样。

他们家真说起来最有主见的除了小娥之外没有其他人,就连他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也不支持小娥去学机械,和其他人的想法一个样,都是觉得女孩子嘛,学缝纫学医护才是对的,机械都是男人干的活,他们周边可没有一个女同志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