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3/4页)

食堂的菜色美不美味,真的大大提升了工人的幸福程度。

她甚至想着,每天两顿美味,就算稍微卷一卷她也不是不能扛。

吃好喝好,等再回到三车间时,刘智明这会正在做一个汇总表,见到来人,便道:“小江啊,你来替我参考下,你说咱们三车间一共多少个工人最合适?”

江小娥忽视他嘴里“咱们三车间”,她的工作岗位暂时不知道怎么分配,刘工话里话外就把她当作三车间的人了。

她看着三车间的各种器材,这里主要负责机修和动力以及试制,不比总装配车间,装配车间有几条流水线,对工人的需求比较高。

她没多犹豫,直接道:“百来个人吧。”

一般情况下几十人即可,主要都是操作机械,就算三班倒也用不到那么多人,但架不住三车间配置“豪华”,这个时代与汽修有关喊得出名头的机械设备都备齐了,不多一些人还真操作不过来。

不过就算这样,顶多百来个人就足够了。

再多,就会显得冗杂过剩。

“百来个呀。”刘智明在纸上写写画画,并没有再多说些什么,江小娥凑过去看了两眼,“刘工,厂子里是要招工了吗?”

拖拉机厂成立到现在,都已经七八天了还没正式招工,每回她进出厂门,总会遇到一些年轻的同志们在门外等着,就盼着招工的消息传出来。

刘智明点了点头,“也得开始招工了,再不招一些人手来我们哪里忙得过来?”

之所以先前没招,是因为他们需要了解一下厂子的情况,每个车间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工种的负责人都得有个规划,确定好招工的人数,上报批准后就能开始招工,“估计就这几天,你家要是有亲戚想来试试可以让他们提前准备一下。”

“那正好,我大哥就想着来碰碰运气。”江小娥说是这么说,但也是知道大哥肯定没希望。

要是换作人情世故、善于交际,那估计家里没人能比得过大哥,但要说是考试,估计连南阳都比他厉害一点。

“试试嘛,这次招工的人数不少,除了个别工种有硬性的要求之外,大部分的工种都会放宽一些条件。”刘智明同她说着,他在自己的资料单上填了个九十的数目,六个车间中他这边的工人数目应该是最少的,像老郑那边填四五百个人都有可能,更别说整个厂子加在一块,这次招工少说也得有近千人。

不过就算有一些工种会放宽一些条件,但也没打算来人就招,除了他们这地之外,劳资科那边的几个员工都已经去了不同的省城,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就打算去外地找。

他们这边把衣食住行都给安排好,不信没人愿意过来,他道:“过几天进厂的人肯定特别多,老陆也不知道怎么安排你,三车间我还能提前给你留个好位置!”

刚进厂直接当领导多少还是有些说不过去。

但也能捞个小组长的位置坐坐呀,等以后获得一两次的优秀员工再往上升不就名正言顺了?

老陆要是把人放在他边上,他肯定把小江安排得妥妥当当!

不过一切都是空话,老陆之前那么说了就代表小江不可能来三车间,他在这里忍不住叨叨,无非就是嘴上过过瘾,其实他还挺好奇老陆和骆工那边到底对小江是怎么安排的。

“不着急,制作拖拉机也得好几个月,等完事了再安排也行。”

江小娥都不太在意这个,就算现在给她安排好工种,她也没法在工作岗位上干活。

最少三四个月是不能的。

制作一辆拖拉机,哪怕厂子有现成的图稿已经准备好所有的准备,但制作过程的时间线也会拉得很长。

所有材料的加工,组装和测试,看着步骤没那么多,但真要细分开怕是几沓厚厚的纸都写不完。

按最快的速度,怎么也得三四个月。

她加入这个项目,肯定全副心思都得投入进去,就算安排好了工种她也没时间做本职工作。

所以还不如等三四个月后,正好这个时间可以让骆工以及厂子里的人对她更加了解,而她也能稍微展示一些什么,好为她的以后铺个路。

“你比我想象中更沉得住气。”刘智明笑了笑,还想说些什么时王孝就走了过来,他说着,“师父、小江同志,快到开会的时间了,现在要过去吗?”

“去!当然得去!”刘智明放下手中的东西,招呼身边的小江,几人一起去了骆工的操作车间。

不单单是他们,在场的一些技术工们也都朝这个方向来了。

……

而此时,周娄骑着自行车飞快赶到小巷,都顾不上将自行车停好,直接就靠着墙面一放,然后就进了江家的院子,“程荭程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