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高茯苓叨叨的时候三妞安静如鸡。
娘那张嘴能骂外人也能骂自己人, 这时候应声只会将矛头指向自己。
不过她爹不怕,乐呵呵接了几句话就算被骂也是一脸笑呵呵的样子,老两口你一句我几十句就这么叨起来了。
就着这个声音, 林三妞将碎石底下的三个圆疙瘩拿了出来,没多大,最大的也就两个巴掌的大小,先是用水清洗一遍, 紧跟着砸成小块。
选取中间的几块放置在耐烧的罐子里,放入早先准备好的药材大火煅烧。
这个过程林三妞不陌生,已经弄了好几年早就练出来了。
靠这个手艺,娘嘴里的“嫁妆”她也存了不少, 不然哪里舍得天天一个肉饼?
肉饼诶, 里面夹着的可是剁成肉末的猪肉!
她要真的只是找一个帮着干活的人,一个肉饼能帮她干半个月的活了, 天天半个小时就挣一个肉饼, 这种活哪里找得到?
也是程华算不清这笔账,他根本就没算过肉饼和半个小时的活等不等值, 只知道人家付“钱”他干活, 不管是多是少, 他都干。
早些年去外面接小活时,就是因为他算不清也没去算的观念, 导致他被有些人诓骗,用极低的工钱骗他干活。
后来还是小莫哥带着他到处接活, 怎么接怎么谈都是由小莫哥费心, 他只用跟在后头干活就好。
可以说那几年能往家里交钱,还多亏了小莫哥带着。
到了生产大队后,程华身边可没带着的人, 林三妞第一回来找他,就是带了一个肉饼,他没忍住肉饼的诱惑跟着一块进了山,干什么活干多久都是林三妞说的算,在他心里,人家怎么说他怎么做,还真没纠结过自己的劳动力抵不抵得上一个肉饼。
他没纠结,林三妞也没觉得亏。
反正这都是自己的嫁妆,那提前给自己看中的男人花一些也不亏。
有这个念头,其实是因为她的嫁妆还挺厚。
罐子得用大火煅烧几个小时,烧到里面的石块整体红透,质地酥脆,等冷却后得用特殊的工具碾成粉末或者粗颗粒的状态。
她床下面就放了一个罐子,里面的粉末已经装了大半罐。
这四五年来,靠着这些她攒了有六百多的嫁妆以及即将修建成的一座石屋。
费这么大劲修一座石屋,在大队的人眼里确实是一件脑袋有坑的事。
但其实石屋不过是次要,她主要为的是石壁里的龙骨!
龙骨是她娘在采药时无意发现的。
砸开后,里面有牛和鹿的骨骼,锻炼一番后碾成粉末状态可安神、镇惊、固精,是一味难得的好药材。
不单单是她,她五个哥哥家也有生计。
只不过娘为他们做安排之前就交代过,每人安排的生计各不同,让他们互相瞒着不能打听,谁挣得多谁挣得少,全靠自己的本事。
挣不来钱要怪就怪自己没那个能耐,别处处眼红盯着其他人。
而她的生计,就是这些龙骨。
是娘为她琢磨的生存之道。
不过单看看这些就能猜到,娘虽然没提起以往的那些旧事,但她肯定会些中医,甚至不比那些赤脚郎中来得差。
大队的人都说林老二一家力气大人也长得高大,甚至很少看到他们生病,还不是因为小的时候好好滋养过,身体有了毛病也是靠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采药治好的。
就是可惜,家里六个子女外加那么多孙子孙女,硬是没有一个人能接她的衣钵。
为此,时不时就能听到老娘将林家血脉骂得狗血淋头,这时候一大家子包括老爹,全都缩着头不敢吭声。
“小妹!”
院门被推开,五嫂走了过来,她赶紧着道:“程华家里来人了,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生产大队这段时间一直在传养蜂工程华和他们大队的林三妞走得近,一开始林五嫂还嗤鼻,等着那些人倒霉。
她家小姑子干活能力强,长得比寻常女人还要壮实,就算对外他们林家条件没那么好,也有不少人看中她的劳动力想着将人娶回去。
媒婆来了多少个,就有多少个媒婆灰溜溜离开,后面有些不怀好意的见媒婆的路子走不通,就想搞一些歪门邪道,不过高兴没两天她家小姑子就扛着锄头打上了门,本身力气就大,再来大队没人敢对她下手,有五个哥哥不说,自己老娘还有一张骂到人昏厥的嘴,谁敢真对她动手?
但这次却不一样,消息传出来这么久,都没见小姑子有什么反应,甚至还有人看到她去养蜂地找过程华同志,哪怕小姑子没说,她都能猜出一些。
程华可是大队的香馍馍啊,要不是大队长死死防守着,早就有人想上门说亲了,结巴根本算不上什么,人家可是拿着铁饭碗,家里还有个特别出息的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