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2页)
秦百强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手头里只有一份数据表,具体的驾驶座内部结构图除了那边的操作间,其他地方都弄不到。
但怎么说都是自己研究了那么长时间的东西,他就算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改良和增加部件这点他还是能猜到。
“小胡。”
秦百强突然喊了她一声,叹声气道:“你说我是不是错了?”
江小娥同志加入第一大组,他也算是头一批知道的人,那时候还挺欢迎的,一个拖拉机厂人人都赞不绝口的年轻人,还是一个极为有技术的年轻师傅,不说未来了,就现在来看都大有所为。
但这样厉害的技术工没去刘工的队伍也没去郑工的队伍,在他看来还真有些胡闹,偏偏两位大师傅还没阻拦,硬是给她分了一个操作间用来研发。
秦百强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赞同。
他不知道刘工和郑工会这么顺从她到底是为了培养还是为了她栽跟头,以后才能收收心继续搞技术。
但不管是哪种,他都没时间和义务陪着一起玩。
别看他这边一直没研究成果,但也不能否认他和小胡的辛苦,其他技术工来的早他们也没晚过,每天手头上一堆研发的事,但很可惜也很无奈,到现在不是说完全没进展,但也只能算是微乎其微,前面还得迈很大几步才能看到最终结果。
可没想到,江小娥同志负责的操作间居然会先出成果。
而面前这几份数据表,很明显的告诉了他,他想错了。
不是什么过家家也不是为了让她收心,而是人家江同志就是有本事,真材实料不带一点虚,刘工肯定也是坚信这点,所以哪怕知道他这边不赞同,还是愿意为她新开了一间操作间。
甚至还有些护着的意思,没强硬着将人塞进研发组,就怕他给她找不自在吧,所以才直接隔开了。
秦百强估摸清楚后,有些哭笑不得。
他倒真不至于去为难一个小姑娘,但又不得不说他的态度确实有问题,为什么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就将人给定死了?
要不是江小娥同志自己有真材实料,他倒是埋没了一个人才啊。
“秦老师。”一旁的胡知韵缓声道,“咱们错了,但知错就改还不迟。”
在这行,谁有本事谁就厉害。
她手里的这份数据表就是证明,“升级后的驾驶座减震提升70%—87%,振幅衰减巨大,甚至还能减少驾驶员的脊椎冲击力,提升颠簸路面的操作精准度……”
这一项又一项的提升,完全能证明他们之前错了。
大错特错。
不过好在,错了还能改,只要秦老师拉得下脸面,但这点胡知韵倒是不着急,为了研发,一切都值得。
……
“江组!驾驶座的数据送来了。”王耀拿着几张数据表跑了过来,显然是提前看过,所以脸上是止都止不住的兴奋,“驾驶座减震提升70%—87%!这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还要高!”
“70%—87%?”江小娥有些意外,驾驶座的改动方案她犹豫过,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但改良后没法做太大的提升。
所以她才想着,在驾驶座的内部增加了一个内置的机械弹簧和杠杆机构。
这个部件不需要气源和电源,只需要在内部穿上高强度的螺栓,并加上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用几种特殊的方式拧紧至规定的扭矩,这种可以算是一种很新的方式,但真要说有多难还真算不上。
不然她不会计划用三个小时将它完成,最后还提前完成任务,奖励自己休息了三十四分钟。
不过和她估算的有误。
她以为这种方式最多只能提升60%左右,没想到最终的效果比她想象中好这么多。
但对于这点,江小娥并没有跟着一起狂喜,而是将手头上的活放下,重新拿起驾驶座的内部构造图复盘了一下。
提升比自己估算的还要多,是一件好事但绝对不是一件能忽略的好事。
相差10%以上的估算,这个数额可不小。
她不敢说自己的估算百分百准确,但数额应该不会差这么大。
是她估算错了,还是说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阴差阳错”才导致现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