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2页)

他的手表打水漂了。

也不知道七老八十之前能不能替媳妇戴上。

江小娥沉默了两秒,“倒也不至于白高兴一场。”

江东阳眼睛一亮,妹子这么一说他就知道手表有着落了!

赶紧就问,“你有法子?”

江小娥摇头,“不是我有法子,是你有法子,你认识那么多人脉,完全可以在中间牵个线挣个跑腿费。”

这个法子还真只适合她大哥。

人脉以及人际关系这两点,就她所认识的人中论最强的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哥。

既然没办法以个人的身份去做这个生意,那就促成这笔生意挣个跑腿费呗。

她继续说着,“古代有个生意人为掮客,大哥你可以去了解了解。”

掮客,顾名思义就是中介,两头吃!

生意是以嘉田大队和另外的生产大队来对接,和大哥完全没关系,但是他促成了这笔生意,双方总得有些表示吧?

不管是“跑腿费”还是“好处费”,能接下这笔单子的肯定都是生产大队掌权的人,怎么不知道这点人情世故?

“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江东阳一听就明白了,其实他会打螺蛳的主意,就是知道自己特适合做这笔生意,不用花多大的力气也不用到处去找关系,以他的交际圈来说轻轻松松。

江小娥又提醒了一点,“这件事开头难,做成之后肯定就顺畅了,名气打出去不用大队主动去找客户就会有人捧着钱找上门,所以……”

“所以挣一份不如挣百份!”江东阳猛地拍了下手,脸上是特别的激动。

万事开头难,难的都是迈出去的第一步。

他要是傻乎乎的只给嘉田大队介绍一个客户,但后面的事几乎就和他没关系了,他又不是嘉田大队的发言人,别人知晓消息后又怎么可能找他这个中间人?当然是直接和嘉田大队联系。

所以他不能急匆匆去促成这笔生意,而是得直接一网打尽!争取最大的利益。

挣一份自然没有挣百份来的多,一次百份,弄完就可以收摊了,后面既不用他出力也省得后续会出现什么变故,完全可以拿着他从各个地方得来的“跑腿费”落幕!

当然,他说的“百份”竟然不是真的一百份,只是数目肯定要比几份来的多,多得多!

不过这个工程量很大,可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在短时间内联系好。

好在他有的是狐朋狗友,吃肉了正好让他的狗友们喝喝汤。

想到这里,江东阳却皱了皱眉头,“我只找堂伯要了半个月的螺蛳壳粉,看来有些不够啊。”

如果要同时间联系多个公社和生产大队,联系上了总不能光靠嘴皮子来说服,他原先是打算找堂伯要半个月的螺蛳壳粉量,让对方自己试用半个月,亲自看到猪的长肉过程,比如说一万句都来得有说服力。

可要是同时间联系那么多地方,需要准备的螺蛳壳粉量可不是一点半点。

一个生产大队准备一份,几十个生产大队难不成还得准备几十份,那就相当于几十头猪半个月的用量,堂伯就算能弄得来他也不敢要啊。

“这好办。”江小娥给他建议,“咱们做技术的在过程中会弄一个数据表,记录过程中的详细数据,你也可以照着来,准备四五头猪仔,记录它每天的重量,你要是不嫌折腾就量量它那个部位的尺码……”

一样一样记录清楚,能从数据中很客观的看出每头猪仔每天长肉的数据。

她继续说着,“你要是有门路可以借一台相机,在猪身上印上明显的标志,每半天或者每天拍一张照,有照片为证这份数据更真实。”

江小娥这么一说,江东阳听的是目瞪口呆,他是怎么都没想到还能这么来!

而且听着完全可行。

不过就是弄四五头猪仔,再花半个月时间来记录,就可以省掉很大一批的螺蛳壳粉!

他按着小妹说的这些发散思维,接着她的话就往下说,“我还可以再弄来两头猪仔用常规的养殖方式,到时候放在一块对比,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来!”

江小娥挑眉,深深看了他一眼。

她心里不由起了个念头,就让大哥好好再过七八年吧,到时候他就算懒得折腾也得踢他“下海”游一游!

这脑子不做生意真的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