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直播4:如果凌戈能早些……
天幕上,许三九语气感慨地说道:
【身为后人,我们站在今天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盛武帝任命陆诗薇大人为礼部尚书这件事,着实是对大盛帮助良多】
【那个时期的礼部,除了负责祭祀典礼、科举之外,另一个核心职责就是外交事务】
【而陆诗薇大人作为当时大盛外交事务的一把手,她在外交上的手段极其灵活巧妙,时常能敏锐察觉到各外族部落的细微动向,然后利用他们的核心利益来进行精准施压,合纵连横,最终使他们都为大盛所驱使】
【在她担任礼部尚书的那十二年里,她无论面对何种紧急情况,永远都是泰然自若、不疾不徐的模样】
【当时她在礼部的下属们,私下里聊起她时,都盛赞她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奇女子,说只要看到她,就瞬间感觉心里有了底】*
【咱们史书中记载的“四方外族皆俯首”盛况,也正好是出现在她担任礼部尚书的期间】
【而在她卸任礼部尚书职位以后,据说在后面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礼部的外交官员还是按着她在任时为大盛制定的那套外交战略思想去执行外交事务,大盛和各方外族部落因此也罕见地出现了百年和平】
天幕下,集市的菜摊旁,一个手里挎着竹篮子的大娘听完许三九这番话,顿时很是惋惜地说道:
“哎呀,这陆诗薇大人既然这么厉害,盛武帝陛下怎么就不让她再多干几年礼部尚书呢?”
她旁边那个年轻菜农听到这话,也不由赞同地点了点头:
“那些外族人多凶残呀,听说他们甚至还吃人肉呢!这有陆诗薇大人帮着咱们镇住那帮子豺狼猛兽,咱们老百姓也才能生活得更安心些!”
“一群目不识丁的草包,你们懂个什么呀!”一个中年男人这时突然出声朝那大娘和菜农骂道。
大娘和菜农被他骂得一脸懵。
而他却是眼神轻蔑地瞥了大娘和菜农一眼,语气嘲讽地说道:
“陆诗薇她一个女子,竟然当了十二年的礼部尚书,这简直是荒唐至极!我估计盛武帝他是终于脑子清醒了过来,明白若是再不遏制陆诗薇,这朝堂上往后都要没男人的立锥之地了,所以这才解除掉了陆诗薇的尚书职位!”
菜农听到中年男人这番分析,他脸上顿时露出了不确定的神情,感觉中年男人说的好像有理,但又似乎不大对劲的样子。
而刚才最先开口的那个大娘,却是直接朝中年男人“呸”了一声。
见中年男人怒瞪向自己,她更是直接狠狠瞪了回去,甚至还大声臭骂道:
“你搁这胡咧咧些什么狗屁呢!盛武帝陛下他那样仁慈的人,怎么可能像你如此小人心肠!”
经过许三九前面几次在天幕上的直播,如今大盛的许多老百姓,都成了盛武帝的忠实拥趸。
这个大娘正是其中之一,因此,听到中年男人对盛武帝的臆测后,她感觉很是恼火,觉得中年男人这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严重侮辱了盛武帝的光辉形象。
这时,附近另外一个路过的大叔听到他们的争执后,突然停下了脚步,乐呵呵地朝那大娘说道:
“这位大姐,我看你犯不着跟他那人置气!他这是连秀才都考不上,所以听到陆诗薇大人考中状元后,就心里发酸,对陆诗薇大人嫉妒得不行!”
大娘听到这解释后,顿时就一阵恍然大悟:“我说呢,怎么会有人对陆诗薇大人这么大的敌意?原来是人不行,就怪路不平啊!”
大娘望向那中年男人,目光鄙夷地说道:“与其在这里说什么无立锥之地,我劝你还不如回家多读点书吧!”
中年男人被大娘这话给挤兑得脸色一阵铁青。
而就在这时,天幕上的许三九又开口说道:
【对于陆诗薇大人主动请辞礼部尚书职位这一事,盛武帝和孟皇后都感到很是惋惜】
【他们夫妻俩都深知陆诗薇大人在外交上的战略目光有多深远,所以盛武帝在收到陆诗薇大人递上来的辞职函后,还特意召唤陆诗薇大人进宫,试图劝说她改变主意】
天幕下,大娘又朝中年男人啐了一口:“听见了没?对于陆诗薇大人这种有能耐的大臣,盛武帝才不会像你那么见识短浅呢!”
中年男人此刻已经提不起心气再和大娘争辩,急忙低着头就灰溜溜离开了。
大娘见状,也懒得再痛打落水狗,而是将注意力放回到了天幕上。
【面对盛武帝和孟皇后的挽留,陆诗薇大人虽然心中感动,但却还是坚定要辞官回乡】
【而促使她宁愿放弃手中权势,也要归乡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希望在家乡创办一所女子学院】
【三九我在前面提过一嘴,说科举的事情,也是归礼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