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新官(三)

卫逸仙端起茶杯:“这么个草台班子,能把一场大戏唱到皇上跟前?”

他抿了口茶,笑道:“不是咱们这位新老爷太能干,便是你对你的新差事太满意了。”

韦奇心中一沉,听出这话头不妙,忙道:“大人,卑职——”

“不必急着表忠心。”卫逸仙打断了他,“我从不信挂在嘴上的忠心。”

他拿起一只精致的茶罐,递给韦奇:“这是今年新下的碧螺春,好茶,与贡茶的品质也差不离了。南亭的茶叶,和这一比就是树叶子。拿它做给知府老爷见面礼吧,不丢份。”

韦奇不敢、也不能再多言了,只得在连声道谢后,惴惴地捧着茶罐走了。

他与李经承走了个顶头碰。

相比于韦经承的一脸灰败,李经承面上就轻松了许多。

卫逸仙问他:“知府老爷怎么说?那宅子还可心吗?”

李经承一摇头:“卑职愚钝,只能瞧出老爷挺喜欢后头那园子。”

“宅子不喜欢?”

“嫌小。”

卫逸仙一笑:“还挺挑剔。备下的另外三间宅子,择一间最大的,让老爷再去看看。”

李经承:“老爷说今日住府衙。我隔一日再带他去看吧。”

“嗯。这样周全些,免得他起疑。”卫逸仙用眼角余光扫他一眼,“你看他这人,如何?”

李经承恭谨道:“卑职眼拙,看不出个四五六来,不敢妄断。”

“说。说错了也不怪你。”

李经承一抿嘴,斟酌了一番言辞,“要叫卑职看的话,他至少不是那等读书读昏了头的清流。”

“是不是糊涂之人,且看他将来如何处事罢。”卫逸仙一摆手,“再去府衙后查看一番老爷的落脚处,查查有无疏漏之处。”

说着,他微微一笑:“今夜之后,他怕就再没有一个好觉可睡了。可得伺候好了。”

……

是夜。

乐无涯立在府衙的桐州地图之前,抬起指尖,抵在三江州的一角。

华容端了一盏茶来,探头道:“大人,您在看什么?”

“你可听说过一个烈女的故事?”

乐无涯缓缓道:“桐州府三江州,有烈女金氏,结草庐与亡夫之墓相伴,悉心抚养遗腹子,直至其子考上进士后,才于丈夫坟前自刎而亡。先帝感其节烈,特赐牌坊一座,准入《烈女传》,并将此县更名为……”

乐无涯的指尖下移,露出了那处地名:“……桐庐。”

桐庐之名,便是由“桐州结庐女”而来。

华容啊了一声,挠挠脑袋:“那……她的孩子要多伤心啊。”

乐无涯不答。

他想的事情,要更深更远一些。

老皇帝把戚姐下放到这里来的心思,可以说昭然若揭。

他大概是衷心盼望这位为母当街杀人的孝女,能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效仿金氏,殉夫而死。

可惜戚姐不遂他愿,活得花团锦簇,热热闹闹。

“桐庐,桐庐……”把这地名在嘴上念了两遍,华容觉得眼熟也耳熟,半晌后,他眼前乍然眼睛一亮,“不就是那位擅种茶花的县主大人——”

“是啊。”乐无涯点头道,“是她。”

他乡遇熟人,华容的情绪不免高涨起来,兴冲冲道:“我们还要把‘思无涯’种到这里来吗?”

“傻小子。南方茶花多的是,三江州每年还有两次茶花节。咱们的‘思无涯’在益州是个风雅的稀罕物,传到此处,怕是要水土不服的。”

“那茶叶——”

乐无涯端起那茶盏,在华容鼻子下晃了一圈:“你闻闻,这可是上好的碧螺春。有的比吗?”

华容想不到,太爷好不容易在南亭摸索出的生财之道,换了个地方,居然走不通了,不由得气沮起来:“那岂不是要从头开始?”

乐无涯一捏他的鼻尖:“小子,怕什么?这世上的路不都是人蹚出来的吗?”

华容摸着鼻尖,正若有所思地回味乐无涯的话,便见元子晋怒冲冲地推门而入,指着乐无涯,怒道:“好哇,听说你一来就收受贿赂,可真是个好官!”

乐无涯淡淡反问:“你今日课业做完了?”

元子晋一哽,硬着头皮道:“你少打岔!我还道你是什么不世出的奇人能人呢,没想到眼皮子恁的浅。合着你在南亭捞名声,就是为了换个稍微富庶些的地界,好放开手脚捞钱!”

乐无涯再次反问:“我不捞钱,账面上的五千两亏空,你替我填?”

元子晋:“?”

元子晋:“……什么五千两?”

乐无涯一指旁边桌案上那如山堆积的账簿:“三任知府留下的烂摊子,我粗估了一下,拢共四千八百两。肯定还有没算到的,算个五千两,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