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将军
原来,裴鸣岐自打交卸了清源县兵权、返归上京后,便和项知节搭上了线。
这些年来,裴鸣岐自认寿数不长,因此几乎是把毕生本领倾囊相授、一点不剩地掏给了弟弟裴少济。
裴少济虽勤勉好学,奈何他在军事一途上,天赋实在寥寥。
用他们亲爹裴应裴老将军的话来说,他这个二儿子是眉毛下面长俩蛋,只会眨眼不会看。
裴鸣岐心中却对裴少济有几分理解:
少济自幼依赖他惯了,总觉得有他这个能干的大哥在他前头顶事,天塌下来也不要紧,所以没什么自立的志气,总想一辈子抱着他的大腿,遇了事,只要跑过来嬉皮笑脸地喊两声大哥,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
而裴鸣岐并不能把自己短寿的事情对亲人言说。
无奈之下,裴鸣岐只好拿出十万分的灵巧心思,试图把这个弟弟教会。
这些年间,边关战事稀少,他便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了屯兵练兵之中。
大虞律法严禁边将私自募兵,通常都是以民养兵。
裴鸣岐却硬是反其道而行,干出了以兵抚民的成果。
他靠着开垦荒地、改良粮种、护卫边境互市,硬生生把清源县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项铮也正是从清源县连年增长的税赋中,察觉到裴鸣岐不同寻常的后勤备战能力的。
他担心这位二品定远将军之子如此经营边关,恐有蓄养私兵之嫌,索性一纸调令,把他调回了京城。
好在裴鸣岐底子十分清白,原本最大的那个把柄,更是已经自行找到了身体寄宿,并把自己养得油光水滑。
项铮查来查去,不仅没发现他的错漏,还发现这个年轻将领是个心思纯直的能臣,冷兵操演、火器训练、土木工程、屯田自给,竟是无一不精。
项铮大为赏识,不仅让他顶了元唯严的位置,还授他提督团营之职,总领京师及京畿防务,俨然有了新贵之相。
然而这位新贵,却在大半夜跑来翻了六皇子的院墙。
原因也简单。
裴鸣岐上次回来时,既因着近乡情怯,不敢见乐无涯,又怕与他走得太近,引起旁人侧目,匆匆交接完新兵便返回了练兵驻地石海子。
但裴鸣岐分明记得,上次他走的时候,项知节还是管着户部的。
这次回来,项知节竟然被调去了六部里最不受待见的工部,而五皇子则翻身而上,占了他的位置。
裴鸣岐不明就里,却心知他是小乌鸦在官场上的靠山。
他若是不争气,小乌鸦岂不是也要受人欺负?
于是裴鸣岐夤夜跑来兴师问罪,顺便警告项知节不许玩登高跌重那一套。
他自己摔伤不打紧,要是祸害到乐无涯,裴鸣岐就跟他没完。
没想到才谈了两句,便有一只乌鸦扑棱着翅膀从天而降了。
……
听了裴鸣岐愤怒的控诉,乐无涯态度异常平静:“原是为了这个啊。”
“户部掌天下钱粮,何等要紧的差事!”对京中局势大致有了些了解的裴鸣岐忿忿道,“"落在旁人手里也就罢了,偏是五皇子!五皇子的侧妃是吏部尚书家的女儿,如今又拿到了户部钱权。我说,你这活儿到底是怎么干的?”
裴鸣岐如此口无遮拦,项知节并不以为忤。
当年,他与自己共养过乐无涯的魂,是一条藤、一艘船上的战友,自然比旁人亲近些,说话也不必拘着什么。
乐无涯:“不怪他。他是被我拉下来的。”
裴鸣岐:“……”
裴鸣岐:“……啊?”
“田秀才杀子的事情,你听说过了吗?”
待乐无涯三言两语道明原委,裴鸣岐沉默片刻,扭头剜了项知节一眼:“那也是他自作聪明要表功,和你有什么相干?”
“表功的主意也是我出的。”
裴鸣岐:“……你的主意是好主意,那定然是六皇子没演好,在御前露了锋芒了!”
听裴鸣岐如此护短,项知节反倒放心了。
裴鸣岐肯无条件护着他,对老师是好事。
谁想乐无涯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反驳道:“瞎说。我家小六好着呢,你不要污蔑他。”
裴鸣岐:“……”
他的心彻底碎成饺子馅了。
可乐无涯早在南亭时,便将二人的情感分说了个明白。
裴鸣岐即便再怅然,再遗憾,属于他的那只小乌鸦也飞不回来了。
或许早在铜马之战时,他便被乱箭射落了。
之后,裴鸣岐穷极一切所追逐的,不过一幻影耳。
裴鸣岐垂下头去,几息之间,又打起了精神,狠狠瞪向项知节。
……那又凭什么是这个人!
这可是他仇人的儿子!
他行,凭什么自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