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君心(一)(第3/3页)
皇上那等重颜面的人,岂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解季同:“皇宫防卫森严,他如何能够弑君?”
王肃想必也是憋得久了,竟是难得地一吐为快,连咳带喘,竹筒倒豆子一般倒出了隐情:
“他孤身一人,欲行悖反之事,岂能妄想不露声息?他初次谋害皇上,致使九思堂着火,事后皇上便有些疑心。”
“他先前在边地,曾设一细作营,名唤天狼营,皇上特意将与他不那么亲近的旧部选调入京,安排在身侧侍奉,又使人暗中告诉了他乐逆的身世。”
“他果然上当,跑去找到乐逆,向他抱屈,还问自己有什么能做的。”
“乐逆起初还装清高,安抚于他,叫他莫要轻信谗言。”
“乐逆与他相处一年,却迟迟不见动静,皇上便加重筹码,令此人担任近身巡卫之职,乐逆仍要放线钓鱼,置之不理。”
“皇上早窥见其狼子野心,那乐无涯分明知晓了自己的身份,却佯作不察,既不禀告,也不调查,足见其心中已有谋算!”
“果然,一年半后,那天狼营旧部突然弑君,失手后被立即处死,临死前招供是乐无涯指使,这才让真相大白!”
解季同听得遍体生寒。
或许在皇上、在王肃看来,乐无涯的确是十恶不赦的大逆之人。
毕竟他们太清楚自己干的事情有多么不堪。
可设身处地地站在乐无涯的角度上,不难发现,这位“天狼营旧人”的出现,着实可疑。
他知道一件本不该他知道的秘闻。
这事本身已经足够可疑了。
换他是乐无涯,也不会理会此事,更别说与此人勾连、阴谋弑君了。
解季同久在君侧,最擅揣摩圣意,听来听去,心中竟生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猜想:
难不成……
皇上是自己心虚,反复试探,见试不出乐无涯的真实态度,更加生出了疑邻盗斧的心思,猜忌日甚,最后干脆自导自演了一场刺杀,栽赃到了他的头上?
这场栽赃,根本不是给天下人看的,而是给皇上自己一个处理他的借口。
所以,皇上才没有以弑君之名定罪。
因为这件事根本禁不起细查详证。
他需要一个发落乐无涯的引子。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