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大白(三)(第2/2页)
“七月初八,天热得邪性,不高兴。收上京韦致远白银两千五百两,卖崇武门税关一个。”
所谓“税关”,官称钞关御史,主责主业是对过关的商品征收税款。
这个岗位,能够对来往商贾敲诈勒索,说句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其后,乐无涯补记了此事的后续。
“卖后半个月,遣人举报韦致远贪污受贿,我亲自出面保下他,把柄入手,送他平安下岗,顺便以打点平事为由,勒索白银两千两,他还挺高兴,又送了五百两来。”
末了,他另起一行,添了二字:
“嘻嘻。”
读到这里,庾秀群几乎要隔空与那韦致远感同身受了,额角抽动不停。
没想到下面还有更加重量级的内容。
“十一月初九,天气晴朗,今年下了第一场雪。”
“闲来无事,想看狗打架。”
“近来浙江盐运使出缺,分别向上京鲍子卿、包福、荀光亮,直隶冯宏盛,梧州关锐达五人放出风声。”
“鲍献白银一万两;包献黄金两千两;荀献上京繁华地段铺面十间;冯献白银五千两,加便宜坊宅邸一座;关献白银五千两。最终,冯中选。”
至于其余人奉上的钱物?
那当然是全部笑纳了,哪有退还的道理。
这不是得“打点各方”,都花销殆尽了么?
宅子和商铺的契约,乐无涯留了下来,其余的现银,他转手拨给了上京善堂和育婴堂一半,剩余的给皇上买了棵极大的珊瑚树,把这赃物大模大样地送入皇宫,逗皇上开心去也。
顺便在他面前讲讲新任浙江盐运使的坏话。
读完这本账本,庾秀群都要被气笑了。
庾秀群甚至能想象出来,这人撑着面颊,漫不经心,身后的狐狸尾巴扫来扫去、恨不得翘到天花板上去的得意样子。
……他突然生出了几分惋惜之意。
乐无涯在上京呼风唤雨的时候,他并不在刑部。
若是能亲眼瞧瞧他那时的风采,虽然气人,但定然很有意思。
读完账本后,庾秀群将其转交给了张远业。
张远业看过之后,即便他对乐无涯颇为敬重,几乎可以说是迷信,读罢也是一时失语。
大人……果真……果真是……
别具一格……
张远业步出中庭,对月长叹,便是为着此事。
眼见闻人约没有离开,张远业索性将账本交给了他,向他讨个主意。
读完了顾兄新罪证的闻人约:“……”
他将这本账本双手抱在怀中,问:“张堂尊,此事想必也不能明查吧?”
张远业点了点头,又是一声长叹。
怪不得王肃当年将此事按下不表呢。
这些人,八成是发落不了的。
一来,乐无涯已经自行出手,把他们玩狗一样耍了个遍,叫他们个个吃了哑巴亏,要么并不自知,还对他感恩戴德;要么知道被骗,却只能哑巴吃黄连,打落牙齿和血吞。
真要论起来,这些人还是诈骗的苦主呢。
二来,这实在太丢人了。
若依此册记录,一一把人都逮了,那岂不是在说,大虞官场被他乐无涯玩得团团转吗?
不怪乐无涯官声差到这个程度,皇上一露要整治他的口风,多少人争着抢着要踩他一脚。
合着是苦诈骗犯久矣。
但这仍然让张远业心下耿耿。
明明知道有漏网之鱼在眼前晃荡,却不能抓,实在令人憋气。
闻人约装作感同身受的模样,陪他叹了一口气。
他其实不那么忧虑。
因为顾兄本人回来了。
顾兄口头上总说着不在乎,但闻人约最是知道,他心肠狭窄得可爱。
若是有些人明知曾被他戏耍过,便趁着皇帝下旨之机落井下石、刻意构陷,那便是无可救药了。
一旦被顾兄揪住把柄,顾兄有的是细水长流的法子慢慢磋磨他们。
他现在可是把控着整个都察院,正忙着邀买人心呢。
顾兄最懂得如何讨人喜欢,只是上一世无人肯给他这个机会罢了。
待他羽翼丰满,该焦头烂额的,就轮到别人了。
何必急于一时呢?
只是这话不足为外人道也。
于是闻人约只好斯斯文文地劝道:“张堂尊,车到山前必有路,多喝热水吧。”
张远业觉得这后辈甚是良善体贴,投去温和的一瞥,却见他仍将账本紧紧抱在怀中,露出了个无奈的笑容:“守约,这东西已经没用了,收起来吧。”
闻人约低头瞟了一眼怀中的账本。
没用吗?
他不觉得呀。
作者有话要说:
鸦鸦:我在大虞官场搞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