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了局(一)(第2/3页)
项知节眼睛亮亮:“还有呢?”
庄兰台冷静道:“……丹琼,符水。”
项知节见好就收,端起杯子作乖巧状:“庄娘娘,屋里的茶都收起来吧,换些你喜欢的。”
庄兰台颔首:“知道了。”
她其实不讨厌项知节送进来的茶。
因为那茶本身没什么问题。
她常年茹素,气血虚亏,喝那升阳茶,正好对症。
因为里头掺了人参与黄芪。
补药,也可以是毒药。
除了别有用心的庄兰台,和万事不上心的奚瑛,其他妃嫔在项铮跟前都是唯唯诺诺,对他避之不及。
他但凡想到后宫散散心,青溪宫和嘉禾宫,便是他最常来的两个去处。
确定了他的行踪后,项知节、项知是分别给庄兰台、奚瑛送了茶叶。
青溪宫的茶水自是大补。
而嘉禾宫的茶水之所以甜味颇重,则是掺了熟地黄、麦冬、大枣的缘故。
庄兰台喝茶,能补身益气。
奚瑛爱惜身材,平时不爱喝那些甜的,唯有皇上驾临时,才肯沏上小七送进宫来的“好茶”,小意讨好。
最要紧的是,哪怕是替项铮试膳的小太监,也不会因此受害。
试膳太监每日轮换,就算把两宫的茶水喝到饱,也不会有什么,最多是被补得流鼻血罢了。
再说,就算是把太医院所有的人薅过来,也不能说两位娘娘在自家宫里喝大补茶,是有心刺王杀驾。
毕竟两位娘娘自己都喝呢。
但项铮就不一样了。
他自己吃的金丹方子,里头有鹿茸和肉桂,叠加了青溪宫的人参和黄芪,补气助阳太过,便难免壅滞,耗伤真阴。
再加上嘉禾宫的甜茶,更令他体内的虚火持续亢旺。
这三把小火日夜不休地在项铮的体内灼烧,平时当然是看不出什么来的。
而在项知允政变之前,项铮刚刚服下了一丸丹药。
彼时,他一张脸血色充盈,正是血涌气旺之象。
这时候猝闻噩耗,项铮一个血脉贲张,就张大发了。
他年纪本就大了,这半年来的大补下来,把他补得脆弱无比。
即便没有项知允之事刺激,他也极有可能因为一本折子或是一个办事不力的官员,被气成这个德行。
纵使太医院群策群力,围着他会诊,诊出来的结果也是,皇上他年事已高,补益过甚,虚阳暴脱,和中毒没半点关系。
说白了,算他倒霉。
……
在一干人忙着接他的班、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时,项铮本人昏一阵、醒一阵,但意识总是模模糊糊。
直到十数日后,他才真正地悠悠醒转。
最先恢复的是听觉。
耳边是宫人极轻的走动声,远处隐约的更漏声,还有……一种陌生的、粗重至极的呼吸声。
项铮花了很久才意识到,这声音来源于他自己。
他想开口,却只能发出含糊的“呃呃”声。
他的右半边脸完全僵死了,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下耷拉,随着他微小的动作,涎水沿着歪斜的嘴角流下,濡湿了明黄的枕头。
他那条极擅高谈阔论、发号施令的舌头,不中用了。
一股寒意瞬间窜上了他的脊梁。
他分明记得自己在昏迷前,左边身子尚能活动,而不是现在这样,像团烂肉一样,四肢绵软,动弹不得。
是谁害了朕?
小五?
小六?
小七?
庄氏、胡氏、奚氏?
还是……
乐无涯?
在心中点兵点将一番后,项铮扭动着身子,想要坐起身来。
他左半边身子的情况,到底比右半边好些,至少挣得动。
可不过是起身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现下他拼尽全力也做不到,只能像砧板上的鱼,扑腾一阵后,勉强发出生涩浑浊的音节:“来……人……”
一名内侍闻声轻步上前。
他不是薛介,但受了薛介的精心教养,像薛介一样,低眉顺眼,姿态恭谨。
可项铮却在那内侍低垂的眼帘下,捕捉到了一丝飞快闪过的、不同于往日的情绪。
不是敬,不是畏,而是……一种近乎怜悯的审视。
那内侍的内心活动,的确也不大恭敬。
他想,好家伙,皇上瘫了的样子,居然和他乡下的爷爷没甚区别。
说起来,他有点想家了。
“皇……上?”
内侍的声音带着一点试探。
真醒啦?
项铮的呼吸骤然变得粗重。
他一生都在洞察人心,操纵情绪,岂能听不出来,这个阉人存有不敬之心?!
激愤之下,项铮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左半边身子的肌肉还能颤动,但右半边却活像一段木头,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