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2页)
沃尔特爵士愿意搬离凯林奇府。他犹豫不决了几天,便决定了搬家的去向这一重大问题,定下了这一重大变迁的初步方案。
当时有三种选择:迁往伦敦、巴思,或者搬进当地的另一幢住宅。安妮衷心希望能选中后者。她所向往的,就是在附近找一幢小房子。这样他们仍可以同拉塞尔夫人经常交往,仍可以不远离玛丽,有时仍可以欣赏到凯林奇的草地和树林。但是等待着安妮的是她通常的命运,因为家里作出了与她愿望相反的抉择。她不喜欢巴思这个地方,觉得她不适于住在那里,可是巴思将成为她家新的住地。
起初,沃尔特爵士比较倾向于伦敦,但谢泼德先生对沃尔特爵士去那里不放心,便巧妙地劝说他放弃伦敦,选择巴思。对于一位家道中落的绅士来说,巴思更为适宜。因为在巴思这个地方,只要手头稍为宽裕一点,便显得非常阔绰。谢泼德十分强调,巴思较之伦敦有两大优点:离凯林奇比较近,只有五十英里;拉塞尔夫人每年冬天都要到巴思去住一段时间。拉塞尔夫人当初在考虑迁居的去向问题时,也是倾向于巴思。经过劝说,沃尔特爵士和伊莉莎白终于相信,迁居巴思既不会有失体面,也不会失去生活享受。拉塞尔夫人对此表示十分满意。
拉塞尔夫人感到,她不得不违背宝贝安妮表明过的愿望。因为要让沃尔特爵士搬到邻近的小屋是不可能的。安妮自己以后也会发现,这种抉择造成的屈辱会超过她的想象;而对沃尔特爵士的感情来说,这种屈辱是十分可怕的。至于说安妮不喜欢巴思,拉塞尔夫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偏见和误解。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安妮在母亲过世后去巴思上了三年学,而后来唯一的一次同拉塞尔夫人去那里过冬时,她心情又不太好。
总之,拉塞尔夫人很喜欢巴思,因而觉得这地方对他们大家一定也是适合的。如果说要照顾安妮的健康,拉塞尔夫人觉得,整个夏天安妮可以同她一起在凯林奇寓住,就不会有什么风险。实际上,易地居住对安妮的健康和精神都会有好处。安妮很少离家外出,同她相遇的人也太少。她的情绪一直不好。增加一些社会交往,也许会使她振作起来。拉塞尔夫人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安妮。
沃尔特爵士之所以不愿意搬进当地的另一幢住宅,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迁居计划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幸亏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一想法——他不仅要离开家园,还要将凯林奇府租给别人。这是对坚强意志的一种考验,比沃尔特爵士坚强得多的人也会因此感到十分难受。不过此事绝对保密,只能在自己人中谈谈,不能传到外面去。
沃尔特爵士不要人家知道他想出租住宅,这种屈辱他受不了。谢泼德先生曾提过“刊登广告”,但后来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这种想法不管以什么方式提出,都会遭到沃尔特爵士的痛斥,他绝不允许暗示人家他有这样的意图,只能把这事看作是某一位无懈可击的租房者主动请求,提出条件,请他帮个大忙,他才肯将房子租出。
一个人想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主张,马上就能找到理由。拉塞尔夫人手头还有一个十分愿意沃尔特爵士一家搬走的论据充足的理由。这理由是,伊莉莎白当时结交了一位密友,而拉塞尔夫人希望中断这种关系。那是谢泼德先生的一位女儿,她因婚后生活不美满而回到娘家,还带着两个孩子。这是一个聪明的少妇,懂得如何讨好别人,至少懂得如何讨好凯林奇府上的人。她深得艾略特小姐的欢心,在府里留宿过不止一次,尽管拉塞尔夫人认为这种友谊很不相称,并暗示过伊莉莎白要谨慎和有分寸一些。
拉塞尔夫人的话对伊莉莎白确实起不了多大作用。她之所以钟爱伊莉莎白,倒不是因为伊莉莎白值得她爱,而是因为她愿意这样做。她从伊莉莎白那里得到的报答,只不过是表面上的殷勤和表现得比较顺从罢了。她一向无法贯彻同伊莉莎白本意不一致的任何主张。这位夫人曾多次恳切地提出,要让安妮也一起去伦敦看看。她明确表示,把安妮排斥在外的那种自私行为是不公正的、丢人的。在许多比较次要的问题上,她也曾尽量把自己正确的意见和经验告诉伊莉莎白,但往往无济于事。伊莉莎白老是一意孤行。而这次在选择克莱太太的问题上,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固执地反对拉塞尔夫人,非但不愿亲近品性如此高尚的妹妹,反而喜欢和信任一个不过是点头之交的人。
拉塞尔夫人认为,从地位上看,克莱太太根本配不上伊莉莎白;从性格上看,克莱太太还是一个危险的伙伴。沃尔特爵士搬家后,可以把克莱太太撇下,艾略特小姐可以在接触得到的人中间选择更适合的好友。因此搬家成了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