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波多里诺用父亲的牛救了亚历山大(第2/11页)
除了这些毛病之外,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谈起祭司那一封信,朋友们也多次询问波多里诺,为什么不怂恿腓特烈,进行这一趟他们花了许多工夫准备的旅行。某一天,波多里诺试图向他们解释腓特烈这些年来在伦巴第以及日耳曼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诗人”表示,或许他们可以试着自己去寻找这个王国,不用等待大帝拨出时间:“大帝可以因为这一次的行动而双重获利。假设他到了祭司王约翰的国土,但是却未和当地的君主达成共识。这种情况下他相当于败归,而我们只是对他造成伤害。相反地,如果是由我们自己进行这一趟旅行,无论如何,一块如此富庶、如此神圣的土地,肯定会让我们带回一些不可思议的收获。”
“没错,确实如此,”阿布杜表示,“我们已经拖延够久了,我们动身吧,出发到遥远的国度……”
“尼塞塔大爷,看到他们全都被‘诗人’的提议说服,我感觉相当沮丧,而我也很清楚为了什么。波罗内和奇欧希望找到祭司的国土,是希望他们自己能够因为天晓得什么荣耀而占有‘葛拉达’,以及北方世界每个人仍苦苦追寻的权力;犹太教拉比所罗门希望找到失落的十个部族,让他不只成为西班牙犹太拉比当中最重要的一位,也会成为所有以色列子弟当中最重要的人物。阿布杜就不需要多说什么了:他已经把祭司王约翰的王国视为他那位公主的王国,除了——年纪和智慧渐增后——距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他此刻的希望是能够用自己的双手触摸那位公主——但愿爱神原谅他。至于‘诗人’,他在帕维亚那段时间,心里面不知道酝酿了什么念头。现在身边有了一小笔财富的他,只想为自己寻找祭司王约翰的王国,而不是为了大帝。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什么我这么多年来,失望得不愿意向腓特烈提起祭司王约翰的王国。如果这就是利害关系,最好还是让那个王国待在原地,避开那些不明白其神秘崇高的贪欲。这件事于是变成一个属于我自己,而不愿意其他人进入的梦境。有朝一日,我如是告诉自己,我会忘记这一切,因为我的脚步会带着我走向祭司王约翰的国土……但是,现在让我们先回到伦巴第吧。”
亚历山大诞生的时候,腓特烈曾经表示,就剩下一个帕维亚还没站到敌人那一边了。两年之后,帕维亚也加入了反帝国联盟的阵营。这件事对大帝来说极度不光彩。他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但是接下来的几年,意大利的情况变得非常混乱,腓特烈于是决定再次南下,这一回他显然是针对亚历山大而来。
“对不起。”尼塞塔问道,“这是他第三次南下意大利?”
“不对,是第四次。或者应该是,让我回想一下……应该是第五次,我想。有的时候,他甚至一待就是四年,例如克雷马的时代和摧毁米兰城的时候。这些时间之外,他是否也曾经南下?我不知道,他花在意大利的时间,比在自己的家乡还多,但是何处才是他的家?习惯看到旅途上的他,我发现他在流水旁边感到最为自在:他是一名游泳健将,他并不惧怕严寒、深水、漩流。他跳进流水当中游泳,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当中一样。无论如何,我现在说的这一次,他是在充满盛怒的情况南下,并准备进行一场苦战。和他一起的还包括了蒙费拉托侯爵,阿尔巴、亚奇、帕维亚、科莫……”
“但是你才刚刚告诉我,帕维亚已经站到联盟那一边去了……”
“真的吗?啊,对了,但是这段时间内,他们又重新回到大帝这一边。”
“喔,天啊,我们的皇帝虽然互挖眼睛,但是只要其中有一个看得见,我们就会知道应该和谁站在一边……”
“你们缺乏想象力。总之,这一年的九月份,腓特烈穿过了位于苏萨的塞尼峰南下。他记得七年前遭遇的羞辱,所以四处放火溅血。阿斯蒂很快就投降了,为他打通了畅行的路径,于是他沿着包尔米达河岸驻扎在法斯凯特,但是其他的人马则分布在四周,一直到塔纳罗河对岸。是该和亚历山大算账的时候了。我收到了加入这次征战的‘诗人’所寄来的信,据说腓特烈四处点火投焰,以神圣正义的化身自视。”
“你为什么没有和他同行?”
“因为他真的非常厉害。他明白参与对我家乡的惨痛惩罚,对我来说将会构成何等的焦虑,所以他用各种不同的借口,让我远远地保持距离,直到罗伯瑞托成为一团灰烬为止。你了解吧,他并不使用新城市或亚历山大这些名称,因为没有他的允许,一座新的城市不能存在,他仍然使用罗伯瑞托这个老城镇的名称,就好像这座城镇只是稍事扩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