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波多里诺与东方贤士之旅(第6/6页)

这些人使用的是希腊文,他们十分礼貌地接待客人,并表示他们是裸体修行者。也就是说,以纯真的赤裸来培养智慧、仁慈行善。他们这些旅人被邀请在这座林园村落当中自由闲逛,而当天晚上,他们被邀请食用以大地自然生产的食物所准备的餐点。波多里诺向其中一名受到每个人特别敬重,也是他们之间年纪最长的老人询问了几个问题。他想知道他们拥有些什么东西,而对方回答:“我们拥有土地、树木、太阳、月亮和繁星。我们饥饿的时候,食用树木随着太阳、月亮的周期而自然生产的果实,我们口渴的时候,就前往河边饮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女人,并跟随着月亮的周期让自己的女人受孕,一直到她产下两名小孩,一个交给父亲,一个交给母亲。”

波多里诺因为没有看到教堂和墓园而觉得奇怪,而老人告诉他:“我们身处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墓园,我们在此地卒于死亡的睡眠当中。大地孕育我们,大地喂养我们,我们则在大地下面长眠。至于教堂,我们知道其他地方的人会建造来荣耀所谓的万物之主,但是我们认为万物是因为自己,才会经由神的恩典而诞生,并互相供应彼此的需求:蝴蝶传授花粉在花朵上面,而花朵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则供养了蝴蝶。”

“不过根据我的了解,你们实践的是彼此之间的大爱和尊重,你们不杀生,更不杀害同类,这一切的修行,你们是依据何种戒律?”

“我们这么做,正是为了补偿各种戒律的缺席。惟有在执行并教导善行的同时,我们才能抚慰我们的同类缺少一个父执的事实。”

“我们不能没有一个父执。”“诗人”对波多里诺嘀咕,“看看我们的大军在腓特烈过世之后成了什么样子。他们光天化日下随性地摆动阳具,但是根本不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

波罗内倒是被这种智慧打动,所以开始向老人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死人和活人,何者的数量较多?”

“死人的数量较多,但是我们已经不能计算,所以,我们看得到的就比我们看不到的数量还多。”

“死亡和生命,何者较为强大?”

“生命,因为太阳东升的时候有着光彩耀眼的光芒,而西下的时候却消沉疲弱。”

“大地和海洋,何者的面积较大?”

“大地,因为就连海洋也置于大地之上。”

“夜晚和白天,何者先降临?”

“夜晚,所有诞生的事物都在腹部的阴暗里成形,后来才降生于光明当中。”

“右边和左边,何者较佳?”

“右边。事实上,就连太阳也从右边升起,然后顺着轨道移向左边。女人也是首先从右边的乳房开始哺乳。”

“哪一种动物最为凶残?”“诗人”这时候问。

“人类。”

“为什么?”

“这个问题要问你自己。你也是一头和其他凶残动物一样的凶残动物,因为对权力的饥渴而希望取走其他凶残动物的生命。”

“诗人”于是表示:“如果每个人都和你们一样,就没有人会到海上航行,土地也不会有人耕种,为大地贫瘠的秩序带来条理与威严的伟大王国也不会诞生。”

老人回答他:“你说的每一样东西确实都是一个机会,但是这样的机会建筑在周遭的不幸上面,而我们并不希望如此。”

阿布杜问他知不知道最美丽也最遥远的公主住在什么地方。“你在寻找她吗?”老人问道,而阿布杜给了肯定的答案。“你从来没见过她吗?”阿布杜回答从来不曾。“你要她吗?”阿布杜表示他自己也不知道。老人这时候进到他的木屋里面,取出一个光滑明亮的金属盘子,而周遭的一切就像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一样,全部都反射在上面。他说:“这一面镜子是我们过去收到的一份礼物,我们因为礼貌而无法拒绝赠礼的人。但是我们当中没有人愿意在镜子里面看到自己,因为这么做,会让我们因为自己的身体而虚荣,或因为一些缺陷而害怕,从此生活在令人鄙视的恐惧当中。有一天,你或许会在这一面镜子当中找到你寻找的一切。”

他们开始昏昏欲睡的时候,波伊迪双眼潮湿地说:“我们留在此地吧。”

“你像条虫一样光着屁股的时候,肯定非常赏心悦目。”“诗人”顶了他一句。

“毫无疑问,我们要求了太多的东西,”所罗门拉比表示,“但是我们已经逃避不了这些需求了。”

他们于隔天早上动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