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酒醒夏天的到来(第10/10页)

“肯定是变了。我很害怕。我预感到会有什么的。你总有一天会变得不是你的,有这样一种预感。要说为什么,因为你是镭,是放射性物质。想起来,我一直害怕这事情。……可现在,总之你还有几分是过去的你。也许还是趁现在分手的好吧。”

“分手”一词,让青年哑然失笑。,

“说什么分手,。简直像先生和我以前有过什么关系似的。”

“确实有过‘什么’。你怀疑这个吗?”

“我只懂低级的词。”

“瞧,这样的说法,已经不是过去的你了。”

“那么,……我就不说话了。”

悠一根本不知道,这样貌似若无其事的对话,老作家是经过怎样长久地犹豫、深深的决断才讲出来的。俊辅在傍晚的幽暗中叹息。

检俊辅身上有一种自己制造出来的深挚的迷悯。‘这个迷茫抱着深渊,拥着广野。若是个青年的话,大概该盼望早一天从迷惘中醒过来的吧。可是在俊辅的年龄上,觉醒的价值已令人怀疑。苏醒本身不也是更深刻的迷悯吗?向哪里,为了什么,我们希望醒过来吗?既然人生是一种迷惘,那么,不负于这错综复杂结果的迷惘中,只有经常构筑起树立秩序、添加理论的人工迷悯,才是更聪明的觉醒吧。不愿醒来的意志,不能治愈的意志,眼前正支持着俊辅的健康。

他对悠一的爱,就是这样的。他烦恼、痛苦。关于作品美的形成所周知的讽刺,为描绘平静线所耗费的灵魂苦恼的内心混乱,终于在所描绘的平静线上,自己发现苦恼和内心混乱的真实自白的那种讽刺,在这个场合也起作用。由于他对最初打算的平静线很固执,所以他得有自白的权利和机会。假如爱夺去了自白权利的话,不能自白的爱对艺术家来说是不存在的;

悠一的变化,在俊辅敏感的眼里,描绘出了这种危险的预感。“总而言之,很痛苦的事……”——俊辅干巴巴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对我来说是无法表现的痛苦,”……我大概、阿悠,不再和你见面。你也是闪烁其词,不愿再来见我的。那是你不愿见我。这回可是我不见你。……但是如果你有必要,无论如何有必要和我见面的话,我会很高兴地见你。现在大概相信不会有那样的必要吧……”

“恩。”

“是这样想的吧……”

俊辅的手碰到了搁在扶手上的悠一的手。虽说是盛夏,可那

手好凉哇。

“无论如何,没有必要不再见面。”

“就这样吧,既然先生这么说了。”

海面上渔火点点,两人觉得也许不再有机会品尝了吧,又回到令人窒息的习惯了的深深沉默中去了。端着放啤酒和酒杯银盘子的白衣招待走在头里,河田衬衫的

黄色也走近了。俊辅做出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的样子。河田对又翻出的先前老套子议论保持着讽刺家的快活应酬着。胡乱的议论最终弄得不了了之,渐渐升起的凉气,把三人催到室内的休息厅。那晚河田和悠一在旅馆过夜,河田劝俊辅也住下,可他坚决拒绝这亲切的提议。于是河田无可奈何命司机将俊辅一人送回东京。—车里,骆驼绒的护膘包着老作家的膝盖,剧烈地疼痛起来;司机听到申吟声吃了一惊,把车停了下来。俊辅说没关系,让司机继续走。他从内侧袋里掏出带来的吗啡“帕比纳尔”吞下去。镇痛剂的药性没这么快,反倒让老作家巧妙地摆脱了精神痛苦;他心里什么也不想,只是毫无意识地数着窗外沿街的灯。这颇极不英雄的心忽然想起:拿破仑在行进中,不是非得骑在马上数沿街的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