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超越人格——三位一体教义初阶(第14/20页)

所以,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惊讶。当一个人归向基督,似乎进展顺利时(在坏习惯现在得到改正这个意义上),他往往觉得一帆风顺是很自然的事。疾病、经济困难、新的诱惑等烦恼来了,他就感到失望。他认为,这些东西在他过去堕落时也许必要,可以唤醒他,促使他悔改,可是,为什么现在还会出现?这是因为上帝在驱使他向前,或者向上,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帝将他置于这样的情境之中,要求他比梦中想象的还要勇敢、有耐心、有爱心。这一切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必要,那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上帝想要在我们身上成就怎样惊人的事业。

我发现自己还得借用乔治·麦克唐纳的一个比喻。请你把自己想象成一座住宅,上帝进来重修这座住宅。一开始你可能明白他在做什么,他疏通下水道,修补屋顶的漏洞等等,你知道这些工作需要做,所以并不感到惊讶。可是不久,他就开始在房子四处敲击,让房子疼得厉害,而且好像也没有任何意义。他到底要干什么?回答是:他在建一栋与你原先想象的截然不同的房屋,在这里新建一幢副楼,在那里添加一层,再搭起几座塔楼,开辟几片院落。你原以为他要把你盖成一座漂亮的小屋,可是他在建造一座宫殿,他打算自己来住在里面。

“你们要完全”,这一命令不是空想家的虚谈,也不是命令你去做一件不可能的事,上帝要让我们成为能够遵守这一命令的造物。他(在圣经中)曾说我们是“神”,现在他要让自己的话成为现实。如果我们允许(因为我们若愿意,也可以阻止他),他会让我们中间最软弱、最卑鄙的人变成男神或女神,变成一个光彩夺目的不朽的造物,浑身上下充满着现在无法想象的活力、快乐、智慧和爱,他会让我们变成一面明镜,毫无瑕疵,圆满地(当然,在较小的程度上)反映出他自己无穷的力量、喜乐和善。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有些部分还很痛苦,但是不可避免。上帝说到做到。

好人或新人

上帝说到做到。那些将自己交在他手中的人会变得完全,因为他是完全的,具有完全的爱、智慧、喜乐、美与不朽。人的这种改变在此生不会结束,因为死亡也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每个具体的基督徒在离世之前的变化程度因人而异,是不确定的。

我想,现在我们该来考虑人们常问的一个问题,即,如果基督教是真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明显比所有的非基督徒要好?这个问题背后的想法有些非常合理,有些一点也不合理。合理的地方是:如果归信基督教对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没有任何促进,如果他仍然像以前那样势利、嫉妒、心术不正、野心勃勃,我想,我们一定会觉得他的“归信”在很大程度上是假的。一个人在最初归信之后,每次认为自己取得了进步,都可以拿此来检验。感觉良好,对事物有了新的洞察,对“宗教”更感兴趣,这些若对我们实际的行为没有促进,都是毫无意义的,就像人生病,如果温度计显示你的体温仍在升高,“感觉好点”并无多大益处。在这个意义上,外界根据结果来评判基督教是很正确的。基督告诉我们,要根据结果来评判,凭着果子就可以认出树来,或者像我们说的,布丁好不好,尝尝便知道。当我们基督徒行为恶劣,或者没有做到行为端正时,我们就使得基督教在外界看来是不可信的。战时的标语告诉我们,不负责任的流言要以生命为代价,同样,不负责任的生命要以流言为代价也是真的。我们不负责任的生命会促使外界去传播流言,我们给了他们传播流言的根据,这样的流言让人对基督教的真理本身产生怀疑。

外界还有另外一种要求结果的方式,这种方式也许很不合理。他们可能不仅要求每个人在成为基督徒之后生命都有长进,在相信基督教之前,他们还可能要求看到,整个世界清楚地划分为两大阵营——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在任何时刻第一阵营中的所有人都明显比第二阵营中的所有人要好。这种要求从几个方面看是不合理的。

(1)现实世界的情形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世界不是由百分之百的基督徒和百分之百的非基督徒组成。有些人(这样的人数目很多),包括教士,实际上已慢慢地不再是基督徒,但是仍称自己为基督徒;另有一些人,他们虽然还没有称自己为基督徒,实际上已在慢慢地朝这个方向发展;有些人虽然没有接受基督教关于基督的全部教义,但是深受基督的吸引,在远比自己理解的深刻的意义上属于基督;有些人信仰其他宗教,但是受到上帝隐秘的引领,专注于自己的宗教中与基督教一致的部分,因此,不知不觉地属于了基督。如一位善良的佛教徒有可能受到引领,越来越专注于佛教中关于慈悲的教导,舍弃了其他方面的教导(虽然他可能还会说,他相信这些教导)。在基督诞生之前的很多好的异教徒可能都属于这一类。当然,总是有很多人,他们的思想很混乱,头脑中堆积着许许多多互相矛盾的信念。所以,要想从总体上评价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没有太大用处。从总体上比较猫和狗,甚至男人和女人,都有点用处,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明确地知道谁是谁;再者,动物也不会(无论是渐变还是突变)从狗变成猫。但是,当我们将总体的基督徒与总体的非基督徒进行比较时,我们想到的往往根本不是我们认识的真实的人,只是来自小说和报纸的两个模糊的概念。你若想对坏基督徒与好无神论者进行比较,你考虑的必须是实际遇到的两个真实的人,不这样讨论实质性问题,都只是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