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13/18页)

“这样很糟吗?”

“放松点儿,愉快些。再说了,现在谁还写信啊。香具矢不是有手机吗?至少换成短信吧?”

“可是我不知道她手机邮箱的地址。就算她告诉了我,难道用出版社的邮箱地址给她发短信吗?这样岂不是很煞风景?”

“你没手机这事儿就够煞风景了。赶紧去办!不然,以后不叫你‘认真’了,改叫‘煞风景’算了。”

“马缔不是外号,是本名。”

马缔和西冈正你一句我一句地斗嘴,这时,仿如在地底爬行般的低沉声音喝住了他们。

“你们俩,到底有没有好好干活?”

抬头一看,荒木正气势汹汹地站在编辑部门口。

“你们该不会是想把这本辞典拖到下辈子吧?”

“您说什么啊,我们可是满腔热情地扑在工作上呢!”

西冈起身拉过一把椅子请荒木坐下,马缔不动声色地把写了一半的情书收进了抽屉里。

“今天不开会呀,您怎么来了?”

“出版社董事向我许诺了,”荒木也不落座,解开黑色围巾,“在接受附加条件的前提下,《大渡海》的计划继续进行。”

马缔和西冈相互对视了一眼。无论出版社意向如何,也绝对要让《大渡海》抵达出版这个目的地。编辑部就是怀着这样的干劲投入了工作,而且,为了尽量避免节外生枝也做了不少准备。出版社究竟提出了什么条件,令人忐忑不安。

“第一个条件,修订《玄武学习国语辞典》。还有一个条件……”

“做不到。”

马缔打断了荒木的话:“我们是从零开始编这本收录超过二十万个词条的辞典,这期间实在无暇顾及其他辞典的修订工作。现在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大渡海》这一本上。”

“上面的人根本没有亲身体验过编纂辞典的现场,所以才这么轻易就下令修订,”西冈也在一旁帮腔,“修订需要花费的劳力和时间跟新编一本辞典没差别。这点荒木大哥应该再清楚不过了吧。”

“即使这样,也不得不做,”荒木说道,表情犹如在咀嚼苦涩的药草,“编《大渡海》需要经费。社里的意思是要我们辞典编辑部尽量自筹资金。”

辞典经过修订就能卖得好。如果修订版和未经修订的辞典摆在一起,几乎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内容较新的版本。

《玄武学习国语辞典》是荒木和松本老师编的小型辞典,顾客以中小学生为主,销量一直很稳定。估计出版社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明明去年刚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这还没过多久就又下令改版。

“松本老师怎么说?”

“大概会理解吧。修订工作一定会对编《大渡海》有所帮助,”荒木倒像是在说服自己,“特别是马缔,你这是第一次编辞典。与其一来就挑战《大渡海》,不如先通过修订《玄武学习国语辞典》积累经验。”

历经艰辛才启动了编纂《大渡海》的计划,现在却被泼了冷水,最不甘心的一定是荒木。积累经验这一建议的确合情合理,马缔只能接受现实,停止了争辩。

但按荒木刚才所说,似乎要继续《大渡海》的计划,还有其他条件。无论是什么条件,都竭尽全力地接受吧。马缔振奋了一下心情,抬头看向荒木。

“您刚才说‘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呢?”

“唔……”荒木撇开视线,一脸难以启齿的表情挠了挠下巴,“不,没什么。西冈,你跟我来。”

荒木说罢走出了编辑部。马缔和西冈再度面面相觑。

“怎么回事啊?”

“谁知道。”

“西冈,还不快过来!”荒木的怒吼响彻走廊。

“是是。虽然搞不清状况,我去去就回。你要是先回家的话,拜托锁下门。”

西冈也离开了,办公室里只剩下马缔一人。他把才写了半截的情书在办公桌上摊开,可心里老是惦记着荒木和西冈。先喝杯茶吧,马缔以此为借口,拿着茶杯来到走廊上。

昏暗的走廊上不见人影。马缔把耳朵贴在隔壁资料室的门上,却听不见任何响动。看样子荒木和西冈已经出了副楼。马缔只好在老旧的茶水间泡好茶,回到了编辑部。

天色已近黄昏,室内比往常更加寂静。马缔只打开了自己头顶上的日光灯,投射在室内的影子愈发深沉,并排在窗边的书架宛如漆黑的森林。

调整了一下绑在椅子上的坐垫,马缔坐了下来,一边啜着茶,一边思考情书的后半部分。

马缔心中充满了不安。不管是辞典的进展,还是恋情的走向,都看不清将来。这间屋子里充满了书籍和词汇,可究竟要选择哪个才能打开局面呢?马缔没有丝毫头绪。

但是,因为没头绪便驻足不前的话,什么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