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催眠(第17/22页)

短发,眼睛比较小,鼻梁比较直,薄嘴唇。

说实话,我看不出来有什么明显外貌特征。长这个样子的人,大街上比比皆是。人像拼图跟犯罪心理侧写一样,都不是精确的技术科学。首先目击者的记忆会有偏差,然后描述上也会有偏差,绘图者或者绘图软件更是少不了偏差。有些时候,拼出来的人像甚至跟嫌疑人的真实面貌有很大的出入。在不少电影中,直接拿着人像拼图去当通缉令了,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我把拼图丢给徐佳,向小卷儿问道:“那你那些同事呢,他们说了什么?”

小卷儿的神色罕见的严肃,“都是发了一些牢骚,不过其中的一位,倒是透漏了一个信息。”

“哦?说来听听。”我来了精神。

“张寒案当年不是存在自杀和他杀两种争论观点吗?组长黄国亮当初一直认为是他杀,前期的查案方向也是偏重于他杀的方向,但是后来他却突然同意了自杀的观点。”小卷儿道。

“据跟我爆料的那位说,有一次,很晚了,他在办公室加班,一个身着警服的年轻小伙子去找过黄国亮。两个人在黄国亮的办公室里关起门来谈事情,大约过了半个钟头,发生了争执。哦,那位说他并不是有意偷听,只是黄国亮两人的争吵声音太大,隔了堵墙都能听到声音,好像还摔了东西。最后大概过了十多分钟,那个年轻警察脸色涨红地走出了办公室,而黄国亮则脸色难看,坐在那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后来,黄国亮就改口了,也开始赞同自杀一说。”

“又是年轻警察!”徐佳恨恨地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爆料那位说年轻警察的脸孔很生,在那之前并没有见过他,应该是别的辖区的同事。而且,看他制服上的警衔,级别并不高,应该是刚入警不久。”

“这样的菜鸟警察,是怎么说服黄国亮的呢?”徐佳一脸疑惑。

小卷儿也仰起头道:“其他的就没了,你要我调查这些究竟有什么用?”

“我昨天在楼下的时候,跟服务生闲谈,突然想到了一点东西,就想找些旁证来确定下我的推测,不过看样子仍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支持。先说C市这宗碎尸案,你们觉得最为难解的是什么地方?”

徐佳不假思索地答道:“张寒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他杀,凶手碎尸的动机是什么。”

我喝了口盐汽水道:“我们现在所知的是,张寒与三个男人都有联系。林海建包养了她,李峰在追求她,而她和那个神秘的笨笨似乎是两情相悦。据李峰讲,张寒在死前的那晚喝了不少酒,情绪还很不好,而李峰就趁这个机会跟张寒发生了性关系。之后张寒就被发现弃尸野外,而且布置成了那个样子。这就是我们现在掌握的案情主线。

“不知道你们意识到了没有。我们找过穆易之后,就陷入了一个心理误区,却忘记了真正要查的东西。我们在调查中,还一直纠结于张寒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其实这个问题是很难解的,事情已经过了七年,绝大部分的痕迹都已经不存在,仅从几个相关人身上,是很难判断出张寒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徐佳道:“这个确实很难。”

“警方的查案程序科学严谨,每一个步骤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物证人证之上的,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进行下一个步骤。私人侦探的查案方式却随意得多,完全凭借个人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些能力较弱的蹩脚侦探很容易犯下先入为主的错误。”

徐佳打了个哈欠,“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表示你属于那种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很强的精英侦探吗?”

我假装没有听出来她的挖苦,继续道:“咱们来C市这么长时间了,做了这么多的调查,但所知道的都还只是一些碎片而已。昨晚跟服务生贫嘴,她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有人愿意为了所爱的人牺牲自己……”

“你的意思是,张寒是为了笨笨而自杀的?”徐佳问道。

“当然不对,如果张寒仅仅是自杀那么简单,她的尸体为什么会被肢解呢?内脏为什么会被拿出来?”

“这个……”

“你有没有想过,凶手肢解张寒,很可能并不是为了杀她,而是为了救她?”我淡淡地说。

“神经病救人才会把人肚子剖开,内脏拿出来吧!”小卷儿忍不住鄙夷道,“你的想象力未免太丰富了!”

“我给你讲个故事,当然,是在大量琐碎的细节证据中加入了我的想象的故事。”

“你说,你说。”徐佳倒一副很是期待的样子。

“七年前的一个晚上,张寒找到了林海建,向他坦诚自己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想要和林海建结束包养关系。但张寒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林海建心目中的地位。在林海建看来,张寒是他的宠物,是他的禁脔,绝对不允许别人染指。于是,林海建断然拒绝了张寒的要求。而以林海建的个性,他很可能对张寒进行了威胁。威胁的对象或许是张寒的妹妹张璇,也或许是张寒喜欢上的那个男人笨笨,这点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