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敌友难辨(第3/6页)

“我倒是想要听听,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顽固的真相派也得以转变。”我终于被勾起了好奇心,问道。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想你应该听过一个传说,‘五丁开山’。”肖蝶轻声说,神情有些茫然,似乎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会和这个传说扯上关系。

五丁开山,这个传说我当然听说过,说的是战国中后期,秦惠王见古蜀第十二世开明王朝国力衰退,蜀王荒淫无道,便欲伐蜀,但苦于崇山阻隔,无路可通。大约秦惠王深知蜀人有崇信巫术鬼神的传统,于是心生一计,请人凿刻了五头巨大的石牛,并派人在石牛屁股下每天放置一堆黄金,声称这是金牛,能屙黄金,更将这个消息散布到蜀国。贪婪的蜀王听到这个消息,便托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马上答应了。

但是石牛很重,如何搬运到千里之遥的蜀国?这却难不倒蜀王,因为当时蜀国有五个力大无比的大力士,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们开山辟路,一直将石牛拖回成都。这就是五丁开山的传说,而这条拖送石牛的道路,就是古金牛道,亦称剑门蜀道。

而今天的成都,六大城区之一就有一个区名叫“金牛区”,正是为了纪念这个传说故事而设立的,占地一百〇八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二十万,比一般的三四线城市还大。

这大半个月我查阅了不少和古蜀相关的资料,也绕不开这五丁开山的传说,毕竟这个传说差不多是古蜀国灭亡前夕最后剩下的几个传说之一了。

我心中一动,以肖蝶的智慧,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这个传说,很明显,或许五丁开山的传说背后,还另有隐情。

“怎么无缘无故提起这个传说?不过是传说而已,你还真相信五个人的力量,就能开凿出几百里长的金牛道来?”尽管我心中也明白肖蝶不会无的放矢,可出于某种对抗的心理,我还是冷冷地回敬道。

肖蝶并没有生气,或许她这样的特工人员,早已经把自己真正的情绪完全隐藏起来,就算心底再怎么生气,表面上也绝对不会表露出分毫。

“这个传说其实还有后续,想来你也是听说过的。”肖蝶没有理会我话语中的讽刺之意,继续问道。

说起五丁开山的后续,就更具神话色彩了。当时五丁力士带着所谓的金牛回到成都,才发现它们不过是石牛。蜀王方知上当受骗,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托人送信将秦王骂了一通。

秦王听说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兴,但又忌讳力大无穷的五丁力士,不敢马上进攻。秦王的谋士又生出一计,托人向蜀王讲:金牛这件事是秦国的过错,好在秦国还有五个比金子还珍贵的美女,愿意奉献出来向蜀王赔罪。

这最后一任蜀王本就好色,听了以后,再次叫五丁力士到秦国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来。五丁力士带着五位美女回蜀国的路上,经过一个名叫“梓潼”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条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钻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赶紧跑过去抓住它的尾巴,一个劲地往外拉,企图把蛇杀死,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个人拖不动,于是五个兄弟一起过来。这时蛇头已进入洞内,蛇尾巴正在洞口,于是五丁力士联合拖住巨蛇的尾巴朝外拽。

不料这巨蛇身子太长,大半身子都陷在山腹内,五丁力士这一用力,只听到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大山崩塌下来,刹那间连同巨蛇和五个美女都被压死,一座大山也化为五座峰岭,也就是后来的五丁山。

传说的最后,秦王听说五丁力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进攻蜀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派大军从金牛道进攻蜀国,很快便消灭了蜀国,把蜀王杀死了。

而整个五丁开山的故事,也就是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一句的来历。

“直接说吧,这个传说,和你们改变主意到底有什么关系?又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有些不耐烦地问。

“很简单,那就是根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消息,这个传说虽然有着众多谬误之处,但那条挣扎之下能使山崩地裂的巨蛇,很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开什么玩笑?身长几百米的巨蛇?光是它的自重就能压得它走不动路了,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存在?你怎么不说它差一步就不是蛇,而是龙了?”我嗤笑道。

不过话音刚落,我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恐怖而怪异的形象,那就是人身蛇尾,蛇尾部分还长着十几对如同人手臂般触手的怪物形象,巴蛇神!

“等等,你不会是想说,当年五丁开山传说中的巨蛇,其实和巴蛇神有关吧?”我脑子中灵光闪过,说出这句话后,自己也感觉到好笑。我们在五神地宫中遭遇过巴蛇神,虽然仅仅是余叔用古蜀时期的神秘召唤仪式加上某种生物技术复现出来的复制体,真实实力或许不及真正的巴蛇神的百分之一,但是也怎么都和巴蛇神扯不上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