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反间计(第12/13页)
找到出处不过一炷香后,便查到了魏讽去了一家青楼。五十名虎贲卫冲进青楼的时候,魏讽正在喝花酒,一听说因为临淄侯曹植遇刺拘捕他,当场就瘫倒了。而带队的都尉,根本没有给他缓神的时间,直接将他绑在马上,带回了进奏曹,由贾逸初审。
进奏曹的传讯室并不大,却给人平添一股压抑窒息的感觉。魏讽身着囚服,站在那里,一直在瑟瑟发抖。被虎贲卫从青楼里揪到这儿之后,他似乎已经崩溃了。
贾逸坐在高高的首席上,淡淡道:“魏大人,你最好能说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我是被陷害的。”魏讽脸色苍白,双手神经质地抖动着。
“这个东西,不是你府里的?”一支羽箭被丢到魏讽面前,“这支羽箭共长二尺九寸。箭头为铁制,长一寸五分,宽一寸二分,扁平尖锐。箭杆是上好的硬杨木,打磨得笔直光滑,末端黏着整齐的雕羽。这种羽箭,做工精细,材料地道,比军中的箭矢更为高级,一般出自王公大臣家中。锋利的箭头上,残留着已经干涸了的褐色血迹,而箭杆之上,很清楚地刻着个‘魏’字。”
“我……我认不出来。”魏讽抹去额头上的汗珠,小声地回答。
“进奏曹搜遍许都城中所有魏姓大户人家,只在你府上找到了相同的羽箭。去年秋天你和司马懿一起围猎之时,有人亲眼见到你用过这种羽箭。你是认不出来,还是不敢认?”贾逸冷冷地逼问。
“大……大人,大人饶命,下官真是被冤枉的。”魏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竟然磕起头来。
“你起来!”贾逸皱了皱眉。魏讽官秩比自己高,却对自己卑躬屈膝,真是丢尽了官员的仪态。
“谢……大人。”魏讽畏畏缩缩地坐好。
“昨日你身在何处?”贾逸问道。
“下官跟刘伟几位大人去了颍河泛舟,我们回到许都时,已经日落了。”魏讽急切道,“临淄侯遇刺之时,下官并不在许都,刘伟几位大人均可作证。”
贾逸冷笑道:“行刺临淄侯,这种以身犯险之事,用得着魏大人您亲自动手么?”
魏讽一愣,带着哭腔道:“贾大人,可不敢这么说,就算借下官一万个胆子,下官也不敢行刺临淄侯啊。贾大人,以前下官若有什么地方对不住您,还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您放小人一马,小人必将结草衔环,做牛做马报答大人恩情……”
“罢了,罢了,你下去吧。”贾逸只觉得恶心,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虎贲卫上前,扯着魏讽的后衣领向外拖去。刚拖了几步,魏讽突然挣脱,又“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压低声音道:“不瞒大人,小人手中还有些金银细软。小人对天起誓,若大人放小人一条生路,小人甘心情愿奉上一百两黄金作为谢礼。”
贾逸哭笑不得,道:“魏大人,你放心。若此事与你无关,进奏曹是不会冤枉你的。”
魏讽闻言精神大振,在地上结结实实磕了几下头:“多谢大人,大人就是小人的再生父母,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待虎贲卫将魏讽拖出去,蒋济拉开一扇暗门,走进了传讯室:“这么快就审完了?”
贾逸道:“不是他做的。”
“何以见得?”
“行刺曹植,我看不出对魏讽有什么好处。若是受人所托,对这个卖友求荣的小人来说,就更不可思议了。没有利益,就没有动机。况且魏讽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也应该不会蠢到用自己府中的箭矢。”
蒋济点头:“想要搞到魏讽府中的箭矢,不是件很难的事。只要有心,在魏讽围猎的时候,远远跟在后面,就能拾到不少射空的箭矢。行刺曹植的刺客,用魏讽的这支羽箭,应该是想把水搅浑。”
“箭头上涂有剧毒,为曹植挡箭的那名百人将昨晚已经死了。”贾逸道,“想不到都这个时候了,曹植手下还有一批死士。”
“毕竟先前他也是册立世子的人选,自然收拢了不少人效力。”蒋济答道。
“大人,曹植遇刺,真的不是世子府里的那位做的?”贾逸眨眨眼道。
“口无遮拦!”蒋济轻声骂了一句,“为什么你一直怀疑世子?”
“大人,魏讽府里以前的羽箭并不是这个样子。他府上去年年初失火,烧毁了不少东西。这种制式的羽箭,是失火之后,重新打造的。打造完成之后,魏讽只出去游猎了一次,就是跟司马懿一起。”贾逸压低声音,“若是说司马懿行刺曹植,情理不通的话,那他背后的世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