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1/11页)
“这样就能阻止谈判吗?”
“也许能吧,”彼得伯爵说,“特別是当刺客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的话,就更有可能。记住,英国为无政府主义者提供政治庇护,沙皇为此怒不可遏。如今若是他的一位亲王在英国被我们的人杀死,沙皇必会迁怒于英国,倘若他火气够大,也许会叫停谈判。”
耶夫诺说:“到那时候我们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该多么扬眉吐气啊!我们可以说奥尔洛夫之所以被我们当中的一分子刺杀,是因为他背叛了俄国人民。”
“全世界每份报纸都会刊登这则报道。”乌尔里希若有所思地说。
“想象一下这件事在国内的反响吧。你们知道俄国农民对征兵是什么感受——与被宣判死刑别无二致。男孩入伍时,家人就会为他举行葬礼。要是他们得知,沙皇正打算让他们参加欧洲的重大战争,让河水被鲜血染红……”
他说得对,费利克斯想。耶夫诺讲话总是不着边际,但这一次他说得对。
乌尔里希说:“我看你是在做梦呢,耶夫诺。奥尔洛夫此行有秘密使命在身,他可不会乘着敞篷马车在伦敦街头招摇过市,向人群挥手致意。而且,我对伦敦的那些同志很了解,他们从没搞过暗杀。依我看,这个计划无法实施。”
“我有办法。”费利克斯说。大家不约而同地望向他,他们脸上的阴影在闪烁的烛光中晃动。“我知道这个计划该怎么实施,”他的声音连他自己都陌生,喉咙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我要去伦敦。我会杀死奥尔洛夫。”
房间里突然变得鸦雀无声,关于死亡与毁灭的种种言论突然变成了确凿的现实弥漫在他们之间。大家都惊异地凝视着他,只有乌尔里希例外:他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微笑,仿佛他事先早有安排,而今晚的讨论本就该如此结束似的。
[1] 大卫·劳合·乔治(1863—1945),英国自由党政治家,担任公职期间曾发起多项改革,为英国引入现代福利制度。——译者注(如无特殊说明,本书所有注释均为译注)
[2]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军事家、作家等,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
[3]乔治五世(1865—1936),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温莎王朝的开创者,1910至1936年在位。
[4]原文为法语。
[5]尼古拉二世(1868—1918),俄国末代沙皇,1894至1917年在位。
[6]亚历克斯(Aleks)是阿列克谢(Aleksey)的昵称。
[7]格里高利·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1869—1916),沙皇尼古拉二世时期的神秘主义者,深得皇室宠信。
[8]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1830—1903),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三次出任首相。位于香港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即是由他命名。
[9]阿瑟·詹姆斯·贝尔福(1848—1930),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先后出任首相及外交大臣。
[10]位于南部非洲的英国殖民地,独立后更名为津巴布韦。
[11]原文名为The Pearl, 1879至1880年在伦敦发行的一部情色月刊。
[12]原文名为The Romance of Lust,维多利亚时期的一部情色小说,匿名出版。
[13]19世纪的俄国人习惯咬着方糖块喝茶,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
[14]生活在东欧草原地带的游牧社群,以英勇善战、骑术精湛而著称。
[15]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1953),前苏联政治家及最高领导人。
[16]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1809—1865),法国互惠共生论经济学家,无政府主义的奠基人。
[17]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1842—1921),俄国革命家、地理学家,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