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面馆两兄弟(第6/7页)

朱丽芬的婆婆提起朱丽芬就连连摇头。她告诉警方,要不是女儿生病,需要人照顾,她早就搬去跟女儿同住了。她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朱丽芬失踪的有价值的线索,对她的生死也漠不关心,她只为一件事耿耿于怀。朱丽芬走的那天下午,手上戴着一枚蓝宝石成指。“那是她30岁生日那年,我送给她的,前些日子问她要,她说弄丢了。”老人被打伤后,曾经多次向朱丽芬索要这枚戒指,都被朱丽芬顶了回去,所以那天下午,当老人看见那枚戒指戴在她手上时,十分气愤。

据老人说,在家里,朱丽芬唯一关心的人就是她的儿子薛震,但老人谈起朱丽芬的教育方式却极为反感。“孩子生病发烧,她还逼着他继续做功课。拿不到前三名,就不给饭吃。你说这行吗?”老人心疼孙子,为此也常跟朱丽芬发生争执,但朱丽芬一意孤行,从不听任何人的意见。直到1994年5月,朱丽芬用花瓶砸伤儿子的头部,遭到丈夫和婆婆的一致抗议,她才有所收敛。那次事件的起因不得而知,但自那以后,朱丽芬再也没要求儿子在病中学习,也没有要求他必须达到前3名。

薛震本人在接受警方询问的时候,也确认了此事。他告诉警察,母亲脾气不好,经常会暴跳如雷,谁也不知道该怎么遏制她突如其来的怒气,有时候只有躲开。他认为母亲对他要求过严,但他也客观地承认,母亲这么做是为了他的前途着想,“其实不用她要求,我自己也会要求自己考进前三名,不然会觉得很丢脸。”薛震说。

据警方调查,事发当天,薛震跟朋友踢完足球大约6点半回到家,那时候他家里一个人也没有。祖母因戒指的事太生气,去探望姑姑了,而他的父亲则去郊区见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了。薛海的那个朋友已经向警方多次确认在当天下午的3点至7点之间,薛海都跟他在一起,一起作证的还有这位朋友的妻子和楼下小饭店的店主。

警方走访了朱丽芬的邻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朱丽芬虽然以泼辣闻名,在家里人见人怕,但她跟大多数邻居却处得相当不错。她是周边很多小商店的常客,经常主动帮他

们推销商品。如果谁家钱兑不开,她也会热情帮忙,甚至有的店主偶尔出一次门,还会委托她为自己看店。

彩屏路22号小亭面馆的老板娘肖敏告诉警方,朱丽芬经常带朋友关顾面馆。“她到处帮我们宣传,为我们带来了不少生意。如果不跟她吵架,她是个很不错的客人和朋友。”肖敏说,她跟朱丽芬认识以来,只为一件事产生过矛盾。那件事跟肖敏的大儿子有关。有一次朱丽芬在面馆跟她婆婆吵架,一怒之下,将一碗刚端上来的汤面朝老人泼了过去。老人倒是被人一把拉开了,但肖敏的儿子正好站在老人的身后,滚烫的面汤正好浇到他。

“我儿子可是童星,他将来是要靠脸吃饭的!她这一下,怎么得了?幸好后来去医院检查,烫伤不是很严重,而且只是在手臂上,不然,要是弄到我儿子脸上,我一定跟她没完,死活也要弄到她倾家荡产。”肖敏说起这件事仍然余怒未消,她说,“后来要不是朱丽芬拼命打招呼,又赔不是又赔钱,她一辈子都不会再让她进门。“后来是我小儿子劝我,赚钱要紧,她好歹算一个好客人,还经常带人来。再说时间一长,我儿子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也勉强原谅她了。”肖敏说,两个月后,她跟朱丽芬就恢复了交往。朱丽芬还送过她两条式样不错的牛仔裤。

肖敏认为朱丽芬的失踪多半跟她家里人有关。“她跟外人的关系都马马虎虎还算过得去,我没听见有人特别恨她,只有她家里人才会把她当仇人。”肖敏后来说的话,暗示朱丽芬的婆婆嫌疑最大,但她提不出任何证据。再说朱丽芬的婆婆在体力上显然不是媳妇的对手,所以警方很快排除了老人的嫌疑。

看完这份案件报告,莫兰迫不及待地奔到电话边。她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立刻要告诉高竞关于那枚蓝宝石戒指的事。原来,朱丽芬失踪的时候手上戴着一枚蓝宝石戒指。如果是这样,那邱小眉骗她这枚戒指,很可能就跟朱丽芬的失踪有关。

可是,当她急拨了电话号码后,接电话的却是一个声音清脆的小姑娘。莫兰知道,那是高竞的妹妹,年方11岁的高洁。

“高洁,你哥哥在吗?”莫兰问道。

“莫兰姐姐吗?哥哥出去了。”高洁答道。

“他到哪里去了?”莫兰很失望。

“他去上班了。”

“上班?”莫兰想,高竞可能是去査案了。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我不知道。他让我自己先睡。”高洁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道,“莫兰姐姐,谢谢你送给我哥哥的菜,红烧肉和虾球都好吃极了。”